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只说日本将台湾岛归还给中国,并没有说岛上的人怎么办。可以肯定的是,台湾省的事,是早就已经定论过的,台湾是属于中国的台湾省,这点没有任何疑问,也不会有任何改变。只是,至于生活在岛上的人未来怎么走,我们的态度,一直保持开放。 先把台湾岛的“人”和“地”分开来看,土地的归属,在那两份国际文件下,早就已经决定了,日本战败后必须归还台湾,这点写得清清楚楚。 可当时的文本,只谈了地,没有触碰岛上居民的去留,这就成为今天讨论台湾问题时的关键:地的主权早已明确,而人的身份和选择,却始终伴随着流动和变动。 岛上的人口结构在过去百年间其实变化极大,最明显的一次是1949年,当国民党在大陆溃败后,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军政人员和家属,渡过海峡去了台湾。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迁徙,直接改变了台湾的社会格局,这些人带来了自己的语言、习惯和生活方式,在岛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而当初1945年日本投降时,岛上大量的日本人选择离开,有的人回到东京、大阪,有的人去了欧美。 当时国民政府接收台湾,也派出了成千上万的官员和公务人员进入台湾建立管理体系。 再往前看,更早的是明清以来一批又一批迁徙过去的福建、广东移民,他们与原住民共同构成了台湾的早期社会,由此很容易发现,一个事实摆在那:岛上的人一直在换,一茬又一茬,移民不断。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人口可以走,可以来,可以换,但土地不会随之改变,台湾岛作为中国的领土,主权的归属在1945年那一刻已经定下来了。 国际法是依据战争结果做出的决定,这不是谁个人能改变的,换句话说,谁住在岛上,和这片土地属于谁根本是两回事。 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后,答案也就已经在眼前,大陆收回的并不是某一群人,而是这片土地,这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是历史和法理的延续,至于岛上的人,则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选择问题。 这就是所谓的“人地分离”,土地必须回到中国,这是底线,而生活在岛上的人,则拥有自由去选择未来。 如果有人认同自己是中国人,那可以留下来,继续在这片土地生活,参与到建设发展当中,这是完全欢迎的。 但如果有人始终不认同这种身份,大陆也不会强迫,离开的选择是开放的,去日本也好,去美国也罢,甚至去哪都行,但必须明确:土地不会跟人走。 这就是“来去自由”的真正含义,大陆已经给出了最大程度的善意——你留下,你就是家人;你不想留下,你可以选择离开。 所以说,台湾问题的根本不在于土地,因为土地的问题早就解决了。真正的问题在于台湾人要怎么选择未来。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只说日本将台湾岛归还给中国,并没有说岛上的人怎么办。可以肯
芸霄记史
2025-09-22 14:43:4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