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6月11日夜,我军轰炸机在山东莱阳上空投下12枚照明弹,在亮如白昼的夜空中,一架窜扰大陆的P2V侦察机顿时暴露无遗。就在这时,我军战斗机瞄准敌机猛烈开火! 说起这个事件,得从上世纪50年代末的中国沿海防空说起。那时候,美国和台湾的侦察机老爱在大陆周边转悠,尤其是P2V这种电子侦察机,装备齐全,航线诡异,专挑黑夜低飞,雷达一干扰就溜得没影。海军航空兵的战士们气不打一处来,多次出动拦截却总让它跑掉。部队领导反复琢磨P2V的套路:它爱在天亮前撤,高度压到200米以下,避开大城市和防空区。既然全天候战斗机还没到位,就得靠目视攻击。大家一合计,干脆用照明弹把夜变白天试试。北海舰队航空兵立马行动,研究现有照明弹,决定让伊尔28轰炸机上阵点灯,米格战斗机跟进打。1960年9月,训练就拉开帷幕,飞行员们日夜苦练,半年多下来,搞了357次空战演练和80多次空地科目,准备得那叫一个扎实。 陈根发是这次行动的核心人物之一,他1932年生在江苏宜兴农村,1948年就参军,赶上渡江战役,端着枪趟过长江泥水。50年代初转到海军航空兵,学开米格战斗机,从教练机起步,练低空盘旋和巡逻。抗美援朝时,他飞鸭绿江一线支援,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60年代初升中队长,专抓夜间拦截,带队模拟低空目标对抗,检查飞机时总亲手擦仪表,讨论航线时在地图上画圈。石振山呢,早年也进海航,专飞轰炸机,从伊尔28起步,练沿海侦察和投弹,熟悉低空航线。60年代他带头搞照明战术,率机组反复测高度和时机,检查弹药固定,日志上记满偏差数据。俩人都是老飞行员,经验足,作风稳,这次任务他们挑大梁。 1961年5月9日,这种照明打法第一次实战,可惜战斗机冲过头,P2V溜了。部队没灰心,上报总参,1963年11月正式批独立5大队,归海航4师管。练兵劲头更足,大家知道击落P2V不是小事,那玩意儿带电子干扰和导弹,威胁大。终于,1964年6月11日夜,情报来了:一架P2V从台湾新竹起飞,北上山东。海航4师一级战备,参谋长定拦截线在平度莱阳一线。雷达先丢目标,又在马山方向逮住,引导机组占位。伊尔28在前方2100米、高1900米甩下12枚90公斤照明弹,瞬间照亮14000米空域。P2V现形,米格17在后方1600米、高220米,两秒发现敌机,三次开炮全中。敌机拖烟坠莱阳北25公里,残骸里13人全亡,还挖出4枚响尾蛇导弹和两部核爆采样器。 这个战术在世界空军史上独一份,以前防空多靠导弹或探照灯加高炮,对P2V这种多变货色效果差。国内报道常突出战斗机战绩,伊尔28的照明功劳提得少。要没它点灯,米格机在黑夜里真瞎转。P2V是洛克希德产的,低空侦察主力,CIA用它搞间谍,装干扰设备,航程长,时速900公里。中国从53年起从苏联买伊尔28,55年又收64架鱼雷型,成海军主力。结构简单,两涡轮发动机,载弹两吨,尾部23毫米机炮。P2V入侵从60年起就多,海航总结特点后才出此下策。 击落后,地面部队赶去现场,回收残骸确认情报设备。6月16日,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参战人员,夸这是群众智慧和联合作战的胜利。陈根发和石振山拿战斗英雄称号,继续干飞行和教学。陈根发带队巡逻多年,退役后在北京过日子,2010年因心脏病走,78岁。石振山转教官,指导投弹和战术,退休后帮整理部队历史。事件后,海航优化拦截,雷达联动更紧,演习加照明科目。这次打下P2V,震慑了对手,沿海防空多层保障更牢。
1998年成都机场,40岁试飞员雷强,戴上头盔,大步流星爬上飞机准备起飞。谁料,
【2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