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驾玲玲”竟然哭了,是不是遇到了难事? 9月20日,“代驾玲玲”在抖音社交媒体

小巷中踱步 2025-09-21 17:16:54

“代驾玲玲”竟然哭了,是不是遇到了难事? 9月20日,“代驾玲玲”在抖音社交媒体上发视频说,不想去西藏了,有点难受,这个钱不好挣,想回家,睡也睡不好,身体有点吃不消的感觉,也想女儿了。 她说,西藏就是一个谜,没来的时候想来,不来不知道,来了以后都不吱声。走了318国道以后,以后再有困难也不是困难了。有钱人是没苦硬吃,自己是跟风而来,想看看西藏的风景。 玲玲说,自己开车特别累,不知道那些徒步的,骑行的,都是怎么坚持过来的,他们的毅力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佩服他们。 玲玲还说,大家都认为自己既能挣钱,又能玩,其实不知道路上有多累,有点心力交瘁了。自己只是想看看拉萨,一辈子来一次就可以了。 玲玲的眼泪背后,哪是什么矫情?分明是无数普通人在生存和梦想之间的真实挣扎。西藏这片土地,海拔3600米以上含氧量只有平原的60%,高原反应可不是闹着玩的,身体扛不住是真受罪。 嘴上说“跟风而来”,其实她代表了多少人?小红书、抖音上遍地是“此生必驾318”的滤镜美景,却没人告诉你路上可能高反吐到昏天黑地,连续发夹弯开到方向盘握出冷汗。文旅数据说西藏每年接待游客超4000万,但没统计过多少人中途哭着想回家。 别怪玲玲“又挣钱又玩”的想象破灭。代驾这行在高原更是玩命,缺氧环境下连续驾驶,反应速度下降30%不说,还得应付极端天气。她佩服骑行徒步者,殊不知那些人要么装备精良要么时间自由,而普通打工人的西藏梦,往往得拿肉身硬扛。 有钱人“没苦硬吃”是体验生活,普通人“有苦硬吃”却是生存法则。玲玲们错哪儿了?无非信了那句“青春没有售价,硬座直达拉萨”,结果发现浪漫主义文案填不饱肚子也治不好头痛。梦想很丰满,现实给你一记高原拳。 说到底这不是玲玲的脆弱,而是社会对“穷游”的过度美化。西藏旅游局数据表明,85%的自驾游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其中三成因准备不足提前结束行程。诗和远方很重要,但清醒看待自身条件更重要。 玲玲的眼泪浇醒多少人?别被网红滤镜忽悠着用命换风景。旅行不该是吃苦竞赛,量力而行才是对生命的尊重。佩服毅力强者没错,但平凡人的自知之明同样闪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4
小巷中踱步

小巷中踱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