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上海知青戴建国不顾反对娶了一个农村女子,谁知娶回家当晚,妻子就大喊大

轩叔观察 2025-09-21 12:24:02

1979年,上海知青戴建国不顾反对娶了一个农村女子,谁知娶回家当晚,妻子就大喊大叫,冲过去一拳将他打得流鼻血,撕了他书稿,事后岳母叹气道:“你丢下她,自己回上海生活吧!”哪料他却眯着眼笑道:“没事,我喜欢!”[无辜笑] 1969年17岁的戴建国拖着行李箱踏上开往黑龙江的绿皮火车,那是知青下乡运动的第二年,仅上海就有近70万青年奔赴农村和边疆。 他被分配到逊克县红旗村,这里距离中苏边境只有30公里,初来乍到的城市青年连锄头都拿不稳,插秧时总是歪歪扭扭,收工时别人已经回家,他还在地里补种。 程玉凤注意到这个笨手笨脚的上海小伙,她是村里为数不多识字的姑娘,小学毕业后就在家务农,看他每天累得满头大汗,她开始主动帮忙。 “你握锄头的手要往下移一点,这样省力。”程玉凤一边示范一边说,作为回报,他每晚在煤油灯下教她写字,从最简单的“人、大、小”开始。 两人的感情在1972年秋收时有了突破,那天他不小心被镰刀割伤手指,程玉凤撕下自己衣角为他包扎,月光下两个年轻人第一次相视而笑。 但程玉凤的父亲坚决反对这门亲事,在他看来知青迟早要回城,女儿跟着受苦不值得,1973年春节趁他回上海探亲,程家收了邻村小伙300元彩礼,这相当于当时农民一年的收入。 程玉凤得知消息后拒绝吃饭,在屋里关了三天,但在那个年代,婚姻大事容不得儿女做主,婚礼当天程玉凤被人搀扶着完成了仪式,当晚就开始发高烧,说起胡话。 他回到村里时,程玉凤已经无法正常交流,村医诊断是“癔症”,建议送到县里的精神病院,但程家没钱治疗,只能任由她在村里游荡。 1979年中央开始允许知青返城,他面临选择:回上海意味着稳定的工作和正常的生活,留下来则要承担无法预知的责任。 他选择了后者,在村委会的见证下他与程玉凤登记结婚,婚礼很简单,只摆了两桌酒席,程玉凤穿着借来的红色棉袄,时而清醒时而迷糊。 新婚当晚程玉凤病情发作,把他辛苦写的文稿撕得粉碎,那是他准备投稿的小说,花了半年时间完成,他默默收拾碎纸片,没有责怪一句。 1980年儿子出生后,程玉凤的状态稍有好转,她能够分辨孩子的哭声,按时喂奶换尿布,他在村小学教语文,月工资32元,勉强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 最困难的时期是1983年,程玉凤高烧不退,村里没有医生,他背着她走了15公里山路到县医院,医生说是肺炎,需要住院治疗,费用至少200元。 他把家里仅有的粮食卖了,又向同事借钱,才凑够医药费,程玉凤住院期间,他白天教书,晚上在医院陪护,一个月瘦了10斤。 为了增加收入他开始给报纸写稿,他的文章多写农村生活,文笔朴实真诚,逐渐在当地小有名气,1985年县广播站聘请他做兼职记者,每月增加15元收入。 1989年他带妻子回上海看望母亲,在黄浦江边的小餐馆里,程玉凤突然主动拿起筷子吃面条,这是十年来她第一次主动进食他激动得差点掉眼泪。 好转的状态持续了两年,1991年程玉凤甚至能够简单地与人交流,认得出儿子和丈夫,但精神疾病的康复从来不是直线上升,反复是常态。 1997年他的母亲患病需要照顾,他决定举家迁回上海,离开生活了28年的黑龙江,45岁的他在上海重新开始。 回到上海后程玉凤因环境变化病情再次波动,他找到一份电视台临时工的工作,月薪900元,在当时的上海只能维持基本生活。 2000年他用积蓄开了一家二手书店,程玉凤的病情逐渐稳定,她能够在店里帮忙整理书籍,虽然动作缓慢,但至少能参与到生活中来。 他将这段经历写成了回忆录《拉幕啦,戏演完了》,记录了一个普通知青的人生选择,儿子戴亮也写了《我的疯娘痴父》,从孩子的角度讲述这个特殊的家庭。 这个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只有一个男人54年来的坚持,从17岁的青涩少年到如今的古稀老人,戴建国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了承诺的重量。 网友们感慨万千: “这大哥是真男人!现在这种愿意负责到底的人太少了,换我可能早就崩溃了。” “看哭了……原来世界上真的有这种不离不弃的爱情,希望阿姨现在身体好好的,一家人要幸福啊!” “300块钱彩礼毁了一个姑娘的一生,那个年代的父母太愚昧了,好在遇到了对的人,希望他们晚年安康。” “说真的,我可能做不到这样,长期照顾精神病人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勇气,戴建国值得所有人的尊敬。” “想知道后来妻子的病情怎么样了?希望现在的医疗条件能帮她减轻痛苦。” “这才叫爱情!现在的年轻人动不动就分手离婚,应该多看看这样的故事。” 各位网友,如果换作是你,会如何面对这样的命运考验,你是否相信在现代社会还存在这样不离不弃的爱情? 官方信源:中国青年报

0 阅读:1103

评论列表

春回地暖

春回地暖

13
2025-09-21 13:26

一个真男人。

用户17xxx04

用户17xxx04

3
2025-09-21 21:49

无情并非真豪杰,平凡才显真性情

猜你喜欢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