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单方面否定巴勒斯坦国的前景,放手推动约旦河西岸定居点建设,对于周边阿拉伯世

修竹崽史册 2025-09-18 14:43:11

以色列单方面否定巴勒斯坦国的前景,放手推动约旦河西岸定居点建设,对于周边阿拉伯世界来说,等于是彻底关上了和平谈判的大门。   中东各国本就对以色列的不合作积怨很久,这番动作直接让阿以裂痕大面积扩大,西方社会的批评声也不断高涨。   原本寄望的“亚伯拉罕协议”等和解路径基本陷入停滞,以色列希望靠军事压制削弱哈马斯和伊朗关联网络,却发现地区安全风险反倒不断上升。   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立场也出现了自相矛盾,拜登政府虽然一再要求以色列克制,但“以色列安全不可动摇”始终是底线,导致在阿拉伯世界和国际社会面前信誉大打折扣。   美国学界和媒体开始反思,长期无条件支持以色列是否让美国变成了中东秩序的“负资产”,而不是以往的“核心资产”。   本想通过中东强力介入保障自身利益,结果反而陷入了越来越被孤立的泥沼。   在美以强硬政策影响下,中东权力结构出现明显失衡,伊朗、黎巴嫩真主党等力量并没有因为打击而崩溃,反而更加抱团应对外部威胁。   以色列原本以为通过军事和情报打击可以削弱地区“抵抗轴心”,事实证明即便伊朗等国受到制衡,区域紧张状态却未见缓和。   传统意义上的以色列“保护伞”效应减弱,越来越难以单方面塑造战后秩序。   就在大国政策角力失控的节点上,卡塔尔意外成为主角,长期以来,卡塔尔在中东扮演着特殊“一脚踏多船”的角色,既与美国保持密切伙伴关系,又和哈马斯、伊朗等都有沟通关系。   哪边出现重大危机,卡塔尔总能以斡旋者身份及时插手,长期充当地区“润滑剂”。   但这次以色列对哈马斯高层的极限打击,包括挑衅卡塔尔驻多哈平台,直接让卡塔尔难以继续用模糊定位保护自己。   卡塔尔利用自身天然气资源,在国际油气市场提升话语权,与主要大国和阿拉伯国家加速合作,把自己推上了地区“必不可少”位置。   在各大冲突调停中不断发声,积极塑造“为中东和平奔走”的新形象,还借助媒体平台影响国际舆论,很快赢得阿拉伯世界和全球南方态度的转变。   随着卡塔尔等中等国家更积极参与协调与斡旋,区域内的“多极分化”越来越明显。   过去几乎全部听命于一两大国的旧秩序,如今逐步变成了“谁能搞定更多合作和平台,谁就能左右一部分主导权”。   围绕能源、安全、谈判等领域,卡塔尔这样的新玩家大幅增加影响力,彻底打破原本一超多强的格局。   内塔尼亚胡公开呼吁民众准备应对未来被国际孤立局面。虽然以色列依然具备强大军事力量、经济科技优势,但外部道德压力和舆论包围让主导地位越来越难以维持。   从“主导安全”的角色转为被动自保,地区新现实让以色列不得不重新思考策略。   这一切表明,美以旧有战略思路正在快速失效,局势非但没有按照原先预期走向稳定,反而在高压政策、信息动员和外交博弈下加剧复杂。   哈马斯-以色列冲突的长期化、约旦河西岸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卡塔尔从中调停新姿态、中东权力的重新洗牌,无不反映出传统“强权压制”渐渐撞上现实墙。   想当然的单极秩序终结,中东棋盘进入多元重组阶段,无论是美国、以色列还是新兴的中小国,谁都无法一手掌控一切走向。   卡塔尔等国家趁势提升自身战略价值,成了影响地区局面的不可忽视变量。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信息来源:界面新闻《联合国欧盟火速谴责,以色列推“葬送巴勒斯坦建国构想”方案惹众怒》

0 阅读:4

猜你喜欢

修竹崽史册

修竹崽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