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号,泽连斯基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公然表示,所有的国家都应该停止思考自己,要多想想我们乌克兰! 自从危机爆发、乌克兰转向西方以来,泽连斯基不断推动各种合作,极力强调乌克兰与美欧的深度绑定,甚至把加入欧盟和北约写进国家规划。 在各种国际场合,他不仅呼吁支持,还经常要求西方必须与乌克兰保持同一立场。 这种思路就变成了一种“理所当然”:只要乌克兰需要,西方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全力援助。 很多人说,泽连斯基非常懂得如何在西方的话语体系中为乌克兰争取支持。 他总把乌克兰描绘为“代表西方文明最前线”的国家,说自己是在为自由和民主而战,又时常在联合国、欧洲议会、美国国会等地强调保护乌克兰就是保护全世界的共同价值。 这种讲法引发了很多共鸣,但也让乌克兰对国际支持的期待不断水涨船高,许多西方国家如果没有完全站到乌克兰一边,似乎就成了对“正义”的背叛。 但是现实总是比道德表态复杂得多,持续数年的战争和援助,压得不少国家喘不过气。 比如欧洲一直受到高昂能源价格、难民涌入和经济压力的影响;美国对乌援助同样引发很多民众和政界不满,有些议员因为担心选票,宁可直接拖延援乌方案。 每次乌克兰强调全世界都该支持自己,就等于要求别的国家把自己的发展、民生、安全往后排,这怎么可能长期成立? 一旦矛盾公开化,泽连斯基还会反过来批评这些国家不够坚定,有时甚至给盟友很大压力。 这其实就是西方长期推崇的“道德优先”的逻辑被反复利用甚至反噬的最好例子。 几十年来,欧美国家时刻强调“普世价值”、“人权至上”,公布各种援助计划,标榜自己是世界上“最具承担精神”的文明。 可一旦牵涉到复杂的地缘政治,他们自己也身陷道义绑架:无论多难,都得支持乌克兰,否则就是对自己理想的背叛。 这种身份认同,让一些西方国家明明心有顾虑,却不得不一次次加大力度。 乌克兰“越喊越多”,自己反而越来越依赖外部,不少分析指出,依靠“选边站队”换来的支持,一旦美国、欧洲出现分裂或者各种内部危机,乌克兰立刻陷入尴尬。 现在美欧对所谓“战争疲劳”的抱怨不仅出现在媒体,也成了政治博弈的焦点。 所谓“全世界都应该先考虑乌克兰”,其实是被西方文明惯出来的思维方式。 在他们的话语体系中,只要能搭上“正义”、“道德”、“自由”的名头,再怎么索求援助都不觉得过分。 长期宣传下,把国际社会责任、援助义务和道德定位混为一谈,给了乌克兰不断地道德施压的动力,也让自身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小。 越是这样,欧美社会的分裂和反感越明显,国际关系只会变得更胶着。 今天世界面前的难题本就很复杂,没有哪个国家必须无条件让步、把所有资源和安全感都交出去。 每个国家都要对自己负责,也要有自己的立场,如果国际社会真的要解决乌克兰危机,真正出路不在于不停呼吁让别人牺牲,而是在于怎么达成各方利益真正的平衡。 光靠一方的道德诉求,最终只会激化矛盾,把问题拖得越来越复杂。 这场危机和泽连斯基的“全世界都要把乌克兰摆前头”的呼声,其实是对当下西方文明逻辑的一次提醒。 所有关注世界局势的人都该思考:国际社会不是靠一方不断索求、另一方被动付出来维系的。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信息来源:晨报精选《泽连斯基:所有国家都应该停止考虑自己,多想想我们乌克兰》
乌克兰这个国家还有未来吗?
【4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