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防空部队9月12日晚在山东省上空击落了一块陨石,如果属实的话,那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在大气层摧毁陨石。 9 月 12 日晚上,山东半岛的夜空突然被点亮。潍坊、日照等地的居民惊讶地看到,一个高速坠落的火球状物体,被另一个逆向飞行的光点精准拦截。 两团光芒碰撞后,爆发出比满月还耀眼的强光,两声闷响甚至盖过了暴雨声。这一幕被居民用手机记录下来,相关视频迅速在社交媒体上疯传。 俄罗斯媒体率先解读,认为这可能是中国军队防空部队击落了一块陨石。如果属实,这将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大气层成功摧毁陨石。不过,事情的真相可能并非如此。 早在 9 月 11 日,潍坊海事局就发布了鲁航警 67425 号通告,宣布 9 月 12 日至 14 日,渤海海峡黄海北部海域将进行实弹射击,阿禁止任何船只进入。这一通告的时间和地点,与不明物体事件高度吻合。 从技术角度分析,被拦截物体的飞行特征与陨石有明显差异。天文专家指出,陨石进入大气层时会产生等离子尾迹,且飞行轨迹不是完美的抛物线。而此次被拦截物体的飞行轨迹,更像是战术弹道导弹。此外,当前人类技术还无法拦截真正的陨石。 军事专家宋忠平分析,此次拦截目标更可能是模拟洲际导弹的靶弹。根据央视新闻披露,中国红旗 - 19 反导系统采用全固态相控阵雷达与动能拦截弹头,可在大气层内外拦截速度超过 10 马赫的高超音速目标。 这种被西方称为 “空天之盾” 的武器,在2024年航展上首次亮相时,其 120 公里射程和多目标拦截能力就引发了震动。单套系统可同时追踪 32 个目标,并通过 KKV 动能弹头实现 “子弹打子弹” 式的直接碰撞。 如果此次测试属实,意味着中国已具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拦截低空突防目标的能力。红旗 - 19 的 8×8 轮式发射车可在 25 分钟内完成从机动部署到战斗准备的全过程,其搭载的 S 波段雷达能探测 8 万平方公里空域,比美国萨德系统的 AN/TPY-2 雷达探测范围大 3 倍。 更关键的是,该系统与 “天波超视距雷达”、歼 - 20 战斗机的数据链实现无缝对接,形成从预警到拦截的闭环作战体系。 相比之下,美国 GBI 地基拦截弹在 1999 年以来的 20 次试验中仅成功 10 次,且无法应对滑翔变轨的高超音速目标。中国通过多次陆基中段反导试验,已经构建起 “两段三层” 防御体系。 面对公众的疑问,潍坊市应急管理局第一时间回应 “未收到相关情况”,而军方始终未对事件性质表态。这种 “不否认、不确认” 的策略,恰恰凸显了中国在反导技术领域的战略威慑。正如军事观察家杜文龙所言:“能让对手在战略决策时多一份忌惮,就是最好的国防广告。” 虽然俄罗斯媒体的 “陨石说” 引发了广泛关注,但综合官方信息、科学证据和技术细节来看,此次事件更可能是一次精心策划的防空拦截测试。它展示了中国导弹防御系统的先进能力,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在国防科技领域的巨大进步。 信源:看看新闻
歼35战机不少西亚国家都盯上它了。这歼35是咱自主研发的双发中型隐身战斗机,性能
【3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