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她是中国第一个执行死刑的明星,却在刑场上大喊不公平,1992年,靠“刘三姐”这个角色,红遍大江南北的程春莲,在临刑前,却高喊:不公平,这究竟是发生了什么? 程春莲的名字,在八十年代的湖北几乎无人不知,那时的她不过是黄石歌舞团一个小演员,穿着姐姐的旧练功服,天天在排练厅里泡得最勤快。 第一次上台演《刘三姐》,虽然紧张得差点忘词,但因为灵气十足,观众掌声如雷,瞬间让她火遍当地,“黄石刘三姐”的名号从此跟着她转。 可光环背后,她的生活依旧窘迫,工资只够糊口,还得掏出大半寄回家里,为了父亲看病、母亲种地,她一直勒紧腰带过日子。 1985年,一次商业演出后的酒席上,几个做生意的人随口说了一句:“只要能弄到石油指标,转手就是几万块。”这句话在她心里像投下一颗石子。 很快,她借着自己明星的身份认识了一些企业负责人,又通过关系接触到能批指标的官员。 第一次撮合,她拿到了一点“油水”,忐忑中又带着兴奋,可几次之后,她慢慢习惯,甚至觉得自己“理直气壮”。 随着胃口越养越大,一次协调五百吨石油,她直接收下二十万元。 这笔巨款瞬间让她彻底改头换面,辞掉歌舞团,搬进高档公寓,家里沙发彩电一样不缺,走出门租小轿车,不再挤公交。 昔日台上那个清瘦的姑娘,一夜之间成了珠光宝气的阔太太,她也觉得,自己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生活。 然而这份所谓的“成功”却是踩在钢丝上,几年间她从企业手中收钱数十次,总金额逼近八十四万元。 这个数字在当时是个不得了的天文数,相当于普通工人几辈子的积蓄,1989年,举报信送到检察院,她的资金往来、账目细节一一被查清。 起初,办案人员也难以置信,这个曾经站在镁光灯下的女演员,会深陷如此严重的经济案件,但事实摊开在眼前,证据清晰到让人无法辩驳。 被逮捕时,她还化着妆准备去谈下一笔合作,粉盒跌落在地,命运也就此急转直下。 在看守所里,她始终不承认自己犯法,声称只是企业给的“感谢费”,甚至拿出感谢信为自己辩护。 但在法律面前,这些辩解毫无意义。她牵涉的是国家管控的物资,不管冠以什么名义,本质都是以权谋私。 最终法院认定金额巨大、情节严重,依法判处死刑,听到判决,她整个人瘫坐下来,只会一遍又一遍地说“不公平”。 可无论她如何喊,判决没有改变,1992年,这位曾经的舞台明星,倒在刑场的冷风里。 如今再提“刘三姐”,许多人想起的是银幕上永远年轻的形象,很少有人还会提到程春莲。 但她的经历,依然是对后来者的提醒,名气不是保护伞,财富也不是捷径。 底线一旦丧失,舞台上的掌声,终将被刑场的冷风取代。 【主要信源:囚牢女罪犯[M]. 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李晶霞主编. 1994.06: 150. 百度百科:程春莲】
[微风]她是中国第一个执行死刑的明星,却在刑场上大喊不公平,1992年,靠“刘三
芸霄记史
2025-09-17 10:41:17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