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中、美在西班牙马德里的第4轮贸易磋商结束了,目前看起来,本次会谈的重要议题就是抖音海外版Tiktok的问题,那么如何理解中方在新闻稿当中所提到的三句话呢? 第一句话说“双方进行了建设性的沟通”,这话听起来很官方,其实就是说“我们谈得还不错,没吵起来”,要知道,在中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能坐下来好好谈话本身就不容易,虽然还没达成具体协议,但至少双方都在努力沟通。 第二句话是“中方强调了市场原则和法治精神”,这句话很巧妙,像是在对美国说:“你们整天讲市场规则和法治,那我们也要按这个规则来,”实际上是在提醒美国:对待TikTok也要公平一点,不要搞双重标准。 第三句话是“希望美方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营商环境”,这差不多是在直接说:“别针对我们的企业!”TikTok在美国有近1.5亿用户,创造了成千上万个工作岗位,确实不应该被不公平对待。 这次谈判选在西班牙马德里也很有意思,就像两个吵架的人找个中立的地方谈话,可能更容易心平气和。 TikTok自己也做了很多努力来适应美国市场,比如把美国用户的数据存在美国本土,聘请美国高管等,这些举措都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一家负责任的企业,而不是什么“安全隐患”。 说到底,TikTok的问题已经不单纯是个商业问题,而是成了中美关系的一个缩影,它的命运可能会影响未来其他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发展。 在我看来,TikTok的事情表面上是在讨论一个APP能不能运营,实际上是在争论:未来全球互联网到底该由谁来制定规则? 美国担心TikTok会带来安全风险,但更深层的忧虑是中国科技企业的竞争力太强,这就好比两个高手比武,一方突然使出了新招式,另一方难免会紧张。 但是用“安全风险”来做文章,确实有点说不过去,如果每个国家都用自己的安全理由来限制外国企业,那全球经济还怎么玩?你限制我的TikTok,我限制你的特斯拉,最后大家都吃亏。 理想的状态是,各国能一起商量出一套大家都认可的规则,既保证国家安全,又不妨碍正常商业往来,这就像小区制定停车规则,既要保证安全,又不能不让业主停车。 TikTok就像是个测试题,考验着中美两国能不能在竞争中找到合作的方法,如果连一个APP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更大更复杂的议题还怎么谈? 希望双方能拿出智慧,既保护各自利益,又不把世界互联网割裂成两个阵营,毕竟我们用的互联网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何必非要分成“你的”和“我的”呢?
马德里谈判桌上,中国,只用了“迟到早退”四个字,就给了美国人一个下马威!14
【5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