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了6小时,特朗普罕见承认美国不行了,决定延迟一道禁令。 西班牙马德里新一轮中美谈判首日会谈足足进行了6个小时,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走出会场时,他那紧锁的眉头和严肃的表情,被镜头精准捕捉,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几乎是同时,大洋彼岸的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篇长文,做出了一个极为罕见的举动,他公开承认,美国的制造业能力已经大幅度退化。 这两个看似孤立的信号,指向的仅仅是一场不顺利的谈判吗?不,这更像是一个庞大身躯,其战略根基开始动摇时发出的深层呻吟。 任何强硬的对外政策,都需要一个稳如磐石的国内后方,而恰恰是这个根基,正在特朗普的脚下出现致命的裂痕。 最近特朗普的重要政治盟友查理·柯克遇刺身亡,这件事就像一管催化剂,将美国内部的分裂暴露无遗。 一边是建制派支持者的弹冠相庆,另一边是MAGA派的滔天怒火,那种“不死不休”的对立情绪,让所谓的政治共识成了笑话。 这种愈演愈烈的“政治暴力”趋势,正疯狂地消耗着美国的精力,而更要命的是经济基础的空心化,特朗普甚至都亲口承认了,还拿航母建造项目频繁延期当例子。 这早已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巨大的战略脆弱性。 当一个超级大国,其经济结构越来越偏向于资源和农产品出口时,就意味着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它很可能被别人在供应链上“卡脖子”。 一个内耗不断的国家,一个产业空心化的国家,拿什么去跟中国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目光转向国际舞台,美国面临的局面同样尴尬,正被一股推力和一股拉力搞得左右为难。 推力来自中国,解放军最近在山东外海区域的演习,就不只是简单的军事行动。 附近民众亲眼目睹了巨响和空中两个飞行物的碰撞,那是一场模拟拦截巡航导弹的实战演练。 演习的地点紧挨着中国的京畿核心区,其传递的信号清晰得不能再清晰了,这是一种“防御透明化”的威慑:我的核心区域,我有绝对的防御自信。 这种展示就是在告诉美、日等国,别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军事幻想。 而拉力则来自美国的盟友们,特朗普政府发现,想组织起一个对华施压的统一战线,越来越难了。 巴西正积极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就连加拿大也派出了代表访华。 那些还没有屈服的国家,都在寻找新的出路。 美国的压力杠杆正在渐渐失效,一边是中国日益具象化的硬实力展示,另一边是盟友体系的离心离德,这架国际博弈的天平,正不可逆转地失衡。 最后再看这次谈判的地点马德里,这个选择本身,就是一封写满了尴尬与妥协的外交电报。 西班牙这个北约成员国,一直有点“不听话”,它是第一个公开反对特朗普,拒绝将北约军费提升至GDP5%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对以色列采取实质性制裁的西方国家。 更让华盛顿恼火的是,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曾顶住巨大压力访问中国,并公开称中国为“战略伙伴”,为此,财长贝森特还曾怒斥西班牙“在抹自己的脖子”。 然而就是这位曾经放出狠话的财长,现在却必须亲自飞到马德里,坐到谈判桌前。 这其中的讽刺意味不言而喻,它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服软信号,在马德里这个舞台上,美方从一开始就输了气势。 所以马德里的僵局,特朗普罕见的自承其短,以及他决定推迟那项拜登时期就已签署的TikTok禁令,这一系列动作,都不是偶然。 它们是美国内部崩解、外部失衡、外交示弱这三重结构性困境共同作用下的必然产物。 中美博弈的态势,正在发生深刻转变,美国的挑战,已不再是贸易逆差那么简单,而是其赖以维系全球地位的两大支柱,国内团结与国际盟友同时发生了动摇。 面对一个姿态强硬的中国,特朗普的选择空间真的越来越小了。 以上信息来源于速看前沿 中美在欧洲会谈,美财长散场后眉头紧锁,三大问题难解决,美国网民感叹:特朗普变了
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上周在布鲁塞尔追着中国代表团,递信求“恢复代办级关系”。
【23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