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开国元帅的叶剑英,晚年的生活却十分简朴,从他一家人的全家福就能看出来,没有一

力量华哥 2025-09-16 10:05:15

身为开国元帅的叶剑英,晚年的生活却十分简朴,从他一家人的全家福就能看出来,没有一个人身上穿着的是华丽的服装。[凝视] 在开国元帅叶剑英的一张晚年全家福里,找不到任何华丽服饰,家人衣着朴素,笑容温和,这位战场上叱咤风云、多次在历史关头挺身而出的元帅,生活中却选择了最本真的样子。 叶剑英的革命生涯始于保护孙中山,1922年夏天,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突然叛变,炮轰总统府,25岁的海军陆战队营长叶剑英,第一时间护卫孙中山登上“永丰”舰,辗转前往黄埔。 当舰队驶向广州白鹅潭时遭遇叛军密集炮火,叶剑英沉着指挥,手握机枪与士兵一同猛烈还击,为保卫孙中山安全,他亲自率士兵巡逻,严密监视敌人行动。 在孙中山广州蒙难的50天里,叶剑英始终率部忠诚捍卫,最终使陈炯明篡夺革命政权的阴谋未能得逞。 这场经历让叶剑英更加坚定革命信念,他后来参与筹建黄埔军校并担任教授部副主任,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军事骨干。 1927年当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时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师长的叶剑英毅然通电反蒋,在白色恐怖最严重的时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他率领教导团参加广州起义,任军事指挥部副总指挥。 叶剑英的革命生涯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在关键时刻三次挺身而出,力挽狂澜,除了保护孙中山,另外两次分别是在长征途中揭露张国焘的阴谋,以及在1976年粉碎“四人帮”。 1935年长征途中,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后,张国焘不赞成北上,企图破坏团结,9月9日,张国焘给前敌总指挥部政委陈昌浩发去密电,要求“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企图危害党中央。 密电到达时,陈昌浩正在讲话,发报员将密电交给了在会场外的叶剑英,叶剑英看完认为情况危急,立即冒着生命危险将密电送给了毛泽东。 毛泽东随即召开巴西紧急会议,决定迅速率领红一、三军团主力北上,当天夜里就脱离了危险境地,叶剑英也以“打粮准备南下”的名义,率领军委纵队赶上北上的红一、三军团。 毛泽东后来多次称赞叶剑英:“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四人帮”加紧了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叶剑英当时指出:“情况已到了不破不立的紧急时候,不破了'四人帮',中央就立不起来”。 在党和国家面临危难之时,身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叶剑英不负众望,挺身而出,在多数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支持下,于10月6日全力协助华国锋一举粉碎“四人帮”。 粉碎“四人帮”的第二天,叶剑英就提出应该尽快让邓小平出来工作,并亲自安排邓小平一家住到西山,指示办公室负责人送文件给邓小平,为邓小平的复出和后来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尽管战功赫赫,位高权重,叶剑英的日常生活却异常简朴,延安时期,他的棉衣穿了很多年,补丁摞补丁,身边工作人员想给他做件新棉衣,被他回绝了。 他说:“现在是集中全力,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三座大山的紧要关头,解放区的人民正节衣缩食支援我们,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衣服能穿就行了,不应该再做新的”。 1948年叶剑英被任命为中共北平市委副书记、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兼北平市市长,进驻北平后,他领导接管旧北平市党政军机构的物资。 当军管会军政部部长报告说给军委机关分配了一批物资,问叶剑英需要什么时,他严肃地说:“我是军管会主任,又是市长,领导接管了这些物资,怎么能自己给自己分配呀?我不能搞特殊!” 1980年5月,叶剑英回家乡广东梅县视察,刚到广州他就定下规矩:一、不要惊动大家,不搞迎来送往;二、不铺张浪费,不准举办宴会请客,吃家乡饭菜且只吃三菜一汤;三、不准送礼馈赠。 他对身边工作人员提出的“五不许”要求——不许谈发财、不许姻娅同事、不许有士大夫气、不许鲜衣美食、不许空谈主义,更是体现了他一生的坚守。 晚年叶剑英的消遣方式也十分简单,最喜欢的是钓鱼,他留下了“轻波垂钓叟,昔日弄潮童”的名句。 1983年,中国钓鱼协会成立,叶帅担任了协会名誉主席,为推动我国钓鱼运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从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到和平建设时期,叶剑英始终保持着政治本色和优良作风,他一生大公无私、艰苦朴素、行廉志洁,至今仍是党员干部修身律己、做人为官的标杆和榜样。 那张朴素的家庭照片,不仅展现了一位开国元帅平凡的一面,更彰显了老一辈革命家崇高的精神境界。 看了叶剑英元帅的故事,你最敬佩他哪一点?是他在关键时刻的英勇抉择,还是他身居高位却始终保持朴素本色的品质?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信源: 缅怀叶剑英元帅:重大关头三次挺身而出 力挽狂澜屡建功勋——人民网

0 阅读:33

猜你喜欢

力量华哥

力量华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