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已经别无选择,印度军方准备再投入250亿美元,购买114架阵风F4战机。印度已经没有办法了。 要说清楚这事儿,得先看看印度自己的战机搞得怎么样了。印度空军参谋长辛格最近在公开场合发了火,说国产的 "光辉" 战机交付又延迟了。根据 2021 年签的合同,印度国防部订了 83 架 "光辉",结果到现在一架都没交上来。 这款战机从 1983 年就开始研发,本来计划 1994 年列装,结果拖到 2015 年才正式服役,前后花了 30 多年。更要命的是,就算花了这么长时间,搞出来的战机性能也跟不上趟,印度空军就算买了也不顶用。 国产战机指望不上,印度空军只能靠老飞机撑着。他们手上那些米格 - 21 战机,堪称 "飞行棺材",总共 874 架就摔了将近 500 架,坠机率快到六成了。 印度自己调查发现,这些坠毁的飞机大多是在印度生产或维护的,看来问题主要出在自家的维修水平上。有退役飞行员开玩笑说:"我们的米格 - 21 不是坠毁的,是被我们 ' 维修 ' 坠毁的。"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只能又把目光投向国外。这次选中的阵风 F4 是法国达索公司的最新型号,印度之前已经买了 36 架,花了 78 亿欧元,这次干脆又加购 114 架。 这款战机确实有过人之处,配备了探测距离 200 千米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还能发射 "流星" 远程空空导弹,电子战能力也很强。印度还特意要求定制,要把自家的 "无畏" 巡航导弹和布拉莫斯 - NG 反舰导弹装上去,希望能学到点真技术。 不过美国人对这个决定肯定不太高兴。毕竟美国一直想把自己的 F-35 推销给印度,结果印度转头又买了法国飞机。其实这也不是第一次了,印度在军购上向来喜欢 "货比三家",俄罗斯的 S-400 防空导弹、美国的 P-8I 反潜机、以色列的预警机都买了个遍。 这种 "多国餐单" 式的装备体系,让印度空军的后勤保障头疼不已。不同国家的飞机需要不同的零部件和维护程序,机械师得掌握比别的国家多得多的技能,维护成本直线上升。 这次买阵风 F4,印度也是有自己的小算盘。合同里特意加了技术转让条款,要求在印度建立机身生产线和维护设施,还希望能带动 300 家中小微企业参与供应链。 说白了就是想借着买飞机的机会,提升一下自家的航空工业水平。但这种想法能不能实现还不好说,毕竟之前买了那么多外国装备,也没见印度军工有多大起色。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买的这些阵风 F4 还要部署到国产航母 "维克兰特" 号上。可这艘航母的升降机设计得太小,阵风战机的机翼得改小才能塞进去。这么一改,战机的挂载能力和航程肯定会受影响,本来挺先进的战机,硬生生被自家航母限制了性能。 美国人看在眼里,心里跟明镜似的。他们知道印度之所以这么折腾,根本原因还是自家军工不给力。印度想通过买外国装备实现 "强军梦",却陷入了 "越买越依赖,越依赖越买" 的恶性循环。美国虽然不满印度没买自家的 F-35,但也没办法,毕竟还指望印度在 "印太战略" 里帮忙牵制中国,只能眼睁睁看着法国抢了生意。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印度买了这么多先进战机,真要和中国比起来,恐怕还是不够看。中国的红旗 - 9B 远程防空导弹射程能到 200 公里,能同时拦截 8 个目标,抗干扰能力还强。 歼 - 20、歼 - 16 这些战机性能早就经过了实战检验,形成了完整的作战体系。更重要的是,这些装备都是中国自己搞出来的,想升级就升级,想改进就改进,根本不用看别人脸色。 印度这次花重金买战机,表面上是为了提升军力,实际上暴露了国防工业的致命短板。 国产战机搞了三十年还是不靠谱,只能靠砸钱买外国装备撑场面。可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装备,型号杂乱,兼容性差,维护起来麻烦不断,真到了关键时刻能不能发挥作用都不好说。 美国人看得明白,印度这么折腾下去,永远成不了真正的军事强国。靠买是买不来国防自主的,这一点中国早就用事实证明了。 印度要是不从根本上解决军工体系的问题,就算买再多阵风 F4,也改变不了被动挨打的局面。到头来,这些重金买来的战机,可能只是给本就混乱的装备体系再添点麻烦而已。 印度的军购大戏还在继续,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不从自家工业基础抓起,再贵的战机也只是绣花枕头。这大概就是美国人看懂的门道,也是印度最该明白的道理。
歼-10C来了新订单。那边,印度刚刚宣布,要继续增购114架阵风战机。这
【92评论】【10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