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防部长罕见坦言:中国高超音速导弹,能在20分钟内彻底摧毁美国全部航母。这不是电影桥段,是美国官方在2025《中国军力报告》中白纸黑字写下的判断。现场气氛一度凝固,曾让世界闻风丧胆的美国航母,如今面对中国东风-26等杀手锏,幸存概率几乎为零! 美国国内不少人觉得难以置信,毕竟航母一直是美军海上力量的象征,突然被说“不堪一击”,心理上难免转不过弯; 中国这边则更显冷静,觉得这种说法与实际情况有不小差距,毕竟军事能力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不会突然出现如此颠覆性的跃升。 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确实有其特点,速度快,超过5马赫是常态,而且不像传统导弹那样走固定抛物线,能在空中灵活变轨,这就让拦截难度大大增加。 再配上一套完整的侦察、识别、指挥系统,从发现目标到发射导弹的流程确实快了不少,这是技术进步的体现。 但反过来,美国航母也不是纸糊的。 就拿尼米兹级来说,水线部位的装甲防护做得很扎实,特殊钢材的强度远超普通材料,水下还有多层隔舱,抗打击能力和抗沉性都经过实战检验。 而且航母出行从不单打独斗,周围有护卫舰、驱逐舰形成防护网,舰载机也能远距离拦截来袭目标,构成了一套立体防御体系。 想仅凭一两枚导弹就摧毁一艘航母,难度极大,更别说“全部”了。 从现实部署来看,“20分钟摧毁全部航母”也不太可能。 美国有11艘航母,但它们不会都挤在一个地方。 有的在维修保养,有的在不同海域执行任务,西太平洋、波斯湾、大西洋都可能有它们的身影。 要在20分钟内把这么分散的目标都锁定并打击,光是侦察定位就做不到,更别说组织起足够的打击力量了。 常态下,美军在西太平洋能保持3到4艘航母部署就不错了,想把11艘凑到一起,除非发生全球性大战,否则几乎不可能。 对美国来说,渲染所谓“威胁”往往是争取军费预算的常用手段,高超音速武器和航母防御系统的研发都需要大笔资金,这话或许能给要钱找个理由。 同时,也可能是为了推动盟友加强军事合作,巩固自己在区域内的军事同盟体系。 不过,不管这话背后有什么目的,有一点是明确的:军事技术的发展确实在改变传统的作战模式。 过去比谁的航母多、吨位大,现在更看重体系协同、反应速度和精准打击能力。 但这种发展的初衷,应该是为了维护安全,而不是引发对抗。 说到底,这类言论更像是一种战略表态,而非对实际战力的客观描述。 看待它的时候,既不能盲目相信,也不能完全不当回事,关键是保持理性判断。 军事能力的提升应该是为了守护和平,而不是制造恐慌,这才是各国发展军力应有的方向。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信源: 原文登载于东南卫视2025年04月25日关于《美防长称中国能在20分钟内摧毁美军所有航母,国防部回应》的报道
一个奇怪的现象。欧美都不在研发高超音速导弹,为什么中国却要不断加大力度研发?
【265评论】【25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