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门峡,男子得知朋友表弟40岁了还没媳妇,给他介绍了一名女子,5个月过去,两

鸿鹄浮歌 2025-09-11 14:29:22

河南三门峡,男子得知朋友表弟40岁了还没媳妇,给他介绍了一名女子,5个月过去,两人都没信,男子以为这事没成,又给对方介绍了一个姑娘,对方也答应了。可没想到,男子无意间刷到,朋友表弟和之前的女子已经领证结婚了,他联系对方,要求对方给6000元谢媒礼,可对方却说:结婚证领了跟你没半点关系,你跟我们说的压根没成,我们自己刷视频联系上的。 据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9月8日报道,崔先生平时挺热心肠,因为自己也做婚庆生意,手上认识的人多,就经常帮着给单身男女牵线搭桥。 在他们那儿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事儿要是成了,男方得给个谢媒礼,大家也都认这个理儿。 前不久,崔先生的一个朋友找到他,说自己的表弟都40岁了,还没个对象,家里人急得不行,崔先生一听,脑子里立马就闪过一个合适的人选。 他认识一个41岁的女子,虽然离过婚,还带着两个孩子,但人特别实在,自己做点卖红薯面条的小生意,日子过得也还行,他觉得这个女子和那个40岁的面点师傅正好般配,都是踏实过日子的人,说不定能凑成一对。 有了这个想法,崔先生就马上行动了,他先是联系了那个面点师傅,把规矩提前说得明明白白:想见面可以,先交299块钱的会员费,要是两个人看对眼了,订婚的时候给2999块,领证结婚的时候再给2999块。 总共算下来,差不多六千块钱的谢媒礼,当时,那男方听完也一口答应了,觉得没啥问题。 钱交了,规矩也讲了,崔先生就安排两个人见了面,可这次见面之后,就像石头沉进了大海,一点动静都没有。 两个人谁也没给崔先生回个信儿,崔先生心里琢磨着,这八成是没看上对方,这事儿估计就这么黄了,他也没太往心里去,还想着再帮那个面点师傅物色物色其他人。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五个月,有一天,崔先生闲着没事刷手机看视频,一条动态突然跳了出来,他定睛一看,好家伙,视频里晒出的结婚证上,男主角不就是那个面点师傅吗?再看旁边笑靥如花的新娘,正是他当初介绍的那个卖红薯面条的女子! 崔先生当时又惊又喜,心想这真是好事多磨啊,他赶紧想给男方发个消息恭喜一下,顺便提一提那个谢媒礼的事儿。 可消息发过去,一个红色的感叹号让他愣住了——他被对方拉黑了,他马上又打电话,结果电话也打不通。 崔先生这下彻底懵了,这是唱的哪一出?后来,他费了好大劲儿,通过男方家里的亲戚才联系上这对新婚夫妻。 结果对方一句话就把他给顶了回来:“我们领证结婚跟你有什么关系?你介绍那次根本就没成,我俩后来都互相删了好友,我们是自己后来刷视频又认识的!” 这话听得崔先生是又气又委屈,他想不通,要不是我当初把你们俩拉到一块儿认识,你们俩八竿子都打不着,手机里能互相刷到?现在事情办成了,就想把我一脚踢开,这不是明摆着过河拆桥吗? 女方的态度也很强硬,坚持说这门婚事跟崔先生没关系,还说他就是冲着钱来的,他们觉得,第一次见面确实没感觉,是三个月后男方在短视频平台上偶然刷到了女方的视频,才重新点燃了火花。 他们认为这完全是“缘分天注定”,和最初的介绍无关,所以,那六千块钱的谢媒礼,一分钱都不该给,这事儿在网上传开后,网友们也炸开了锅。 有网友说:“这男的也太不地道了,难怪40岁还单身,一点人情世故都不懂,没有媒人开头,哪来的后续?这钱必须给!” 但也有网友觉得:“既然当初都互相删除好友了,说明确实没成,后来自己网上联系上的,这感觉就像是重新认识了一遍,不给谢媒礼好像也能理解。” 还有人更理性地分析:“这事儿给所有媒人都提了个醒,口头约定太不靠谱了,最好签个简单的协议,白纸黑字写清楚,省得后面扯皮。” 其实,这件事的核心争议点就在于,崔先生的介绍行为和这对男女最终结婚之间,到底有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从法律角度看,崔先生和男方事先就服务和报酬达成了口头约定,这已经构成了一种居间合同关系,崔先生提供了让双方认识的机会,这是他履行的主要义务。 虽然中间有过中断,但最终的结果确实是两人结婚了,如果没有最初的“因”,很难结出后来的“果”,他们所谓的“刷视频偶遇”,也是建立在互相认识的基础上的。 这件事闹到最后,还是在记者和村委会的介入下才有了结果,经过调解,这对新婚夫妻最终同意给崔先生2000元。 虽然钱远没有当初说好的那么多,但对崔先生来说,也算是一种安慰和对自己付出的认可。 这件事虽然解决了,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很多,在如今这个时代,相亲的方式五花八门,但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和感恩,永远都不应该过时。 别人为你付出了时间和精力,无论结果如何,都应该给予应有的尊重,一口唾沫一个钉的承诺,不能因为事情成了,就想方设法地赖掉。 大家觉得,这6000块钱的谢媒礼,到底该不该给全呢?换作是你,你会怎么处理? 信源: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2025-9-8

0 阅读:305

猜你喜欢

鸿鹄浮歌

鸿鹄浮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