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用实际行动给资本家上了一课,山姆会员店弄个免费续杯服务,我就直接拿个5升的桶去装。哪怕有工作人员现场劝阻,阿姨还是仍坚持装满后才离开。 武汉江岸区的山姆会员店里,餐吧区域的自助饮料机前总围着不少人。 会员花5元买一杯指定饮品,就能凭杯身标签在当天无限续杯,这本是超市给付费会员的福利,却在某个普通的下午成了焦点。 一位穿花衣红裤的大妈拿出自带的3L大容量塑料瓶,对着可乐机接了满满一瓶,工作人员在旁边反复提醒,她却装作没听见,拧上盖子径直离开,留下身后其他顾客的窃窃私语。 这类场景并非个例。 山姆门店工作人员后来回应,确实存在会员过度接取续杯饮料的情况,每次遇到都会及时劝阻和提示,既要维护其他会员的正常使用权益,也在考虑如何规范这项服务。 但劝阻的效果显然有限,视频里大妈旁若无人的姿态,让围观者都觉得有些刺眼。 要知道,能掏出几百元办会员的家庭,大多不缺买桶饮料的钱,可偏偏有人要在这种小事上动心思。 经历过物资匮乏年代的长辈,大多养成了“能省则省”的习惯,这种习惯在很多时候是美德,却在某些场合变了味。 他们未必真的缺这桶饮料,只是在“不占白不占”的心态驱使下,把超市的续杯福利当成了必须“赚回来”的会员成本。 有网友见过类似的场景,穿貂皮大衣的阿姨用塑料袋装试吃点心,被儿子劝阻还骂孩子“不会过日子”,这种对“占便宜”的执念,早已超出了节约的范畴。 更让人无奈的是这种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超市里的免费续杯、公共区域的共享纸巾,这些便利本是商家和社会提供的善意,却常因少数人的过度索取难以为继。 就像有些商场原本在卫生间放着卷纸,被人成卷拿走后,只能换成每次出一小段的感应装置; 有些面包店提供免费试吃,被人连吃带拿后,不得不取消试吃台。 当大妈用3L瓶子接满饮料时,可能没意识到,她透支的不仅是超市的成本,还有其他会员本该享受的便利。 有目击者曾看到类似场景里,大妈的女儿在旁边玩手机,耳朵红到耳根却不敢出声。 这种在公共场合被指指点点的窘迫,比丢了几十块钱更让人难受。 能走进山姆消费的家庭,大多在意生活品质和社会评价,可长辈一时的贪念,却让全家背上“爱占小便宜”的标签。 旁人一句“你妈在用大桶接饮料”,就能让子女在熟人面前抬不起头。 另外,大妈接的碳酸饮料含糖量不低,医学常识告诉我们,老年人过量饮用容易引发血糖波动,还可能加速钙流失。 工作人员说这类续杯饮料主要是给顾客当场饮用的,没人会建议带回家囤积。 可大妈们为了“赚回会员费”接回去的饮料,最终可能变成影响健康的负担,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实在不值。 续杯服务是吸引会员的特色福利,直接取消会影响口碑; 不设限制又会被过度利用。 目前山姆的做法是靠工作人员现场劝阻,但缺乏明确的书面规定兜底,执行起来难免力不从心。 其实只需在饮料机旁贴个提示“续杯仅限当场饮用,请勿打包”,就能减少很多争议。 毕竟规则清晰了,既方便工作人员执行,也让顾客有章可循。 免费续杯续的是便利,不是贪婪;会员福利给的是尊重,不是可钻的空子。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信源: 原文登载于潇湘晨报·晨视频2025年09月08日关于《5元免费续杯,大妈自带3L大瓶“薅”饮料?山姆:确会发生,会劝阻和提示》的报道
阿姨用实际行动给资本家上了一课,山姆会员店弄个免费续杯服务,我就直接拿个5升的桶
一叶知大事
2025-09-09 11:40:27
0
阅读:1293
梦可宝的梦
很多集体福利就是被这种爱占便宜的人搞没的[哭笑不得]
i沭清晴o逍遥济洱海o
我要是有这种脸皮 也不至于当年钢笔被人偷用都不好意思说出来 只说了句好用不 换了声谢谢 也还行
用户10xxx04
不要装清高,超市自己说免费续,玩不起不要玩
elppader
这种老畜生真是让人厌恶
爱叫啥叫啥
这种饮料机后面直接接自来水管的,五块钱能喝死你
用户16xxx58
5元小了,500才免费续,大妈就不玩了
用户24xxx32
[赞][赞][赞]
大侠燕南天
我感觉是中西文化差异吧,我留学时,我有个同学在国外餐厅打零工挣学费(外国人是真没存钱习惯),他就经常有小费拿,而且他们国外那些去餐馆消费的人因为要所谓的面子都很少做丢面子的事。我们中国人则和国外不同,我们认为我们在这消费了,你服务生就应该服务好我,消费就包含了服务费(小费),同样,你说了免费续杯,我现在免费续一大杯也没什么丢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