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拿出一袋白色粉末,对中国下重手!还发起一个前所未有抹黑指控! 美国司法部已经正式宣布,俄亥俄州代顿市联邦大陪审团对3名美国公民、22名中国公民及4家中国化工与药品公司提出跨国毒品走私与洗钱共谋指控。 其中最抓人眼球的是那袋作为“铁证”的白色粉末——Fentanyl(芬太尼)前体化学品。这场看似突然的司法行动,实则是美国对华战略博弈的延续,背后藏着三重精心设计的算计。 第一重,转移国内矛盾!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美药物过量死亡超11.2万,近七成跟芬太尼有关,每天约300人因此丧命,这数字比车祸和枪支暴力加起来还触目惊心。 这些年,美国没少因为芬太尼问题给中国扣帽子,又是加征关税、又是在联合国告状的,但有趣的是,国际麻醉品管制局早算过账,占世界人口4%的美国人,吞掉了全球80%的阿片类药物,自己本土生产的芬太尼就占全球34.8%,中国年产量才占2.8%,连零头都不够。 更打脸的是,自2019年5月中国成为全球首个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的国家后,美国海关就再也没查获过来自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了。 可美国政客才不管那些摆在明面上的事实,毕竟2026年中期选举要到了,老百姓对毒品问题怨声载道,找个替罪羊最省事,而中国,作为同样具备芬太尼生产能力的大国,自然就成了那个倒霉蛋! 就像当年找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样,这次换成了白色粉末,但招数却丝毫没变! 第二重,冲着中国化工产业来的经济阳谋!之前美国对山东胜星化工、寿光鲁清石化的制裁已经试过水,这次直接起诉4家中国公司,手法都不带换的。 毕竟中国化工产业在全球市场份额逐年提升,尤其在精细化工领域,占比早就超过90%,这让美国坐不住了。他们心里清楚,把“毒品前体”的帽子扣过来,就能名正言顺地搞限制,就像对华为断供芯片一样,本质都是怕中国产业爬得太高。 就像山东地炼企业被制裁后,光是采购成本每桶就增加1-2美元,利润压缩得厉害,近30%的炼厂不得不减产,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这次指控更狠,直接动用司法手段,想让中国化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抬不起头,失去合作伙伴,这算盘打得在太平洋对岸都能听见响声。 第三重算计便是舆论抹黑战,美国现在铁了心要把中国塑造成“毒品来源国”的形象。美国国会众议院7月通过的法案,居然要追究中国官员的责任,这哪是禁毒,分明是政治操弄。 可事实是,中国不仅列管了联合国规定的所有芬太尼前体,还额外管控了5种物质,建立了从生产到出口的全链条监管,连寄递行业都实行“三项制度”严查。截至2024年6月,光清理网上违规信息就有14万条,关闭14个问题平台。 反观美国,至今都没做到整类列管!就说隔壁的墨西哥吧,去年12月一下子就缴获超过一吨芬太尼,这些明明是当地贩毒集团用非列管化学品生产的,却没人提墨西哥该负什么责任,反而盯着中国企业不放,这双标玩得比变脸还快。 这场由白色粉末引发的风波,说到底就是美国对华战略博弈的新招式,用司法手段当武器,借禁毒名义搞经济遏制,靠舆论机器造负面形象,三重算计环环相扣。 只是这戏码演得太粗糙,数据漏洞比筛子还多:中国年产85公斤芬太尼,美国却消耗2400公斤,自己才是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却反过来指控别人,这不是故意颠倒黑白吗?美国海关自己都承认没再查获中国来源的芬太尼,却还要硬栽赃,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恐怕只能骗骗自己国内的选民罢了! 当美国缉毒署说缴获的芬太尼足以杀死每个美国人时,怎么不说说这些东西到底是谁生产的、谁在贩卖、谁在消费?很显然,这袋白色粉末最终只会成为美国霸权主义的又一个笑柄,就像那些年他们找过的各种“证据”一样,最终都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美国突然对中国发难,指控中国“不宣而战”。美国总统特朗普9月4日在其社交
【31评论】【16点赞】
用户16xxx59
东大不是伊拉克,拿个袋子晃晃就能打人家,不信你们莓果可以试试。
用户13xxx98
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