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西方还在讨论如何加码制裁俄罗斯时,中国,用一个最直接的行动,宣告了什么是真正的“战略协作”。我们正式宣布,对俄罗斯公民,实行30天免签。这不仅是一项签证政策,这是在向全世界宣告:中俄的友谊,上不封顶。 根据中方公布的具体政策,从2025年9月15日起,至2026年9月14日,持普通护照的俄罗斯公民,赴华进行旅游、经商、探亲等活动,可享受不超过30天的免签待遇。这是一个为期一年的、极具诚意的开放姿态!不是三天两天的“试水”,也不是临时的“客套”,中国拿出的是实打实的长期诚意! 这政策一落地,最开心的得是想互相串门的普通人。要知道,2024年中俄之间的人员往来已经开始回暖,中国内地居民首站去俄罗斯的就有103.94万人次,同比增长了209.3%,而我们接待的俄罗斯入境游客也达到150.35万人次,增幅115.1%。 这还只是在部分便利政策下的成绩,现在免签政策一落地,恐怕三亚的俄语招牌又要多起来了,哈尔滨的俄式面包店得提前备货,连烟台机场新开通的哈巴罗夫斯克航线都得考虑增加班次了。 看看韩国那边就知道,对中国团体游客免签后,2024年访韩中国游客直接从202万蹦到460万,增长128%,虽然还没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但这种爆发力已经很说明问题。 中俄之间这波操作,怕是要让那些还在搞签证壁垒的国家看不懂了——毕竟当他们还在计算签证费能赚多少钱时,中俄已经在算人员往来能创造多少合作机会了。 人员流动起来,带来的可不止是旅游收入。2024年入境外国人在华消费已经显露出潜力,离境退税政策调整后,“即买即退”让外国游客在南京路逛街时花得更痛快,大润发超市里都能看到不少韩国客人的身影。 俄罗斯游客本来就喜欢中国的电子产品和轻工产品,现在免签加退税的组合拳,说不定能让义乌的小商品更快摆进莫斯科的集市。 更重要的是做生意的便利,以前俄罗斯商人来参加广交会,光办签证就得折腾好几天,现在订张机票说走就走,谈判效率都能提高不少。 这种便利背后,是中俄贸易额从2020年的1078亿美元涨到2024年2448亿美元的底气,虽然2025年一季度有点小波动,但俄罗斯对华进口依存度接近50%、出口依存度超30%的基本盘摆在那里,人员往来越顺畅,这些数字只会越好看。 教育领域更是直接受益。现在在俄罗斯的中国学生已经超过5.6万,在华的俄罗斯学生也有2.1万,过去两年申请俄罗斯学生签证的中国人数直接翻了一番。 以前寒暑假往返办签证得花不少功夫,现在免签政策下,说不定周末就能来场跨国家庭聚会,学术交流也能说走就走。柏林智库统计显示,中国学生占俄罗斯外国学生的比例从2020年的9.4%涨到2024年的13.6%,俄罗斯民调里超过20%想送子女留学的家庭首选中国,这种民间自发的“用脚投票”,比任何官方声明都更有说服力。 说到底,签证政策就像国家关系的温度计。当有些国家把签证当成政治筹码反复无常时,中俄用一年期的免签政策展示了什么叫成熟的大国关系——这不是心血来潮的一时兴起,而是建立在2448亿美元贸易额、5.6万留学生、每周380多班航班基础上的自然选择。 西方或许还在会议室里争论如何给俄罗斯的经济“上锁”,但中俄已经用人员往来的“通关密码”证明,真正的合作从来不怕外部干扰。 从雅库特航空的航班降落在烟台机场,到俄罗斯游客在上海外滩自拍,再到中国学生在莫斯科的课堂上发言,这些日常瞬间正在编织成中俄关系最坚韧的纽带,而免签政策不过是给这纽带又系上了一个结实的绳结。
中美贸易战争,让中国再次看清了国际关系的真面目,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全世界百分之
【3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