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我国半导体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来了!9月1日,成都华微直接把一颗4通道、12位、40GSPS采样率的射频直采ADC芯片甩到世界面前,现场宣布:技术成熟,客户已拿到样片,意向订单也揣进兜里!这颗芯片有多猛?一句话,国外能做同指标的厂商一只手数得过来,而我们现在不仅做出来了,还是全流程国产——设计、流片、封装,一条龙都在国内完成,完全自主可控。 故事得从三年前说起。当时国外把高端ADC当宝贝,卡得死死的,雷达、卫星、5G/6G基站、无人机,想用就得排队等配额。华微一群工程师干脆把自己关进实验室,光高速时钟抖动这一项就把头发薅掉不少——40飞秒的抖动,等于让一根头发丝在地球直径长度上只抖0.1毫米。最终他们用自研的低抖动锁相环、高线性度放大器把难题啃了下来,顺手申请了数十项国内外专利。芯片一测,关键指标直接飙到国际第一梯队:19 GHz模拟带宽、-152 dBFS/Hz噪声密度、54 dB以上无杂散动态范围,KU波段信号一把抓,连变频模块都省掉。 更提气的是,样片送到某雷达研究所当天,对方把国外顶级板卡一起拉上台PK:同样的天线、同样的环境,华微芯片把18 GHz信号里的微弱回波抓得清清楚楚,国外板卡愣是掉了3 dB。现场一片安静,随后爆发掌声——这不是简单的测试,是国产高端模拟芯片第一次在真实场景里把“卡脖子”的绳子剪断。消息传回公司,年轻的Layout工程师直接哭了:“三年夜班没白熬!” 为什么能这么快?答案藏在数据里:华微过去五年研发投入占比一直保持在25%以上,累计砸进去的研发费用超过12亿元;成都高新区的流片产线24小时连轴转,良率从最初的三成拉到八成以上;配套的上游晶圆厂、封装厂全部国产化,供应链安全锁死。有人说这是奇迹,其实只是中国半导体人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流片了。 这颗芯片的落地,意味着国产雷达、商业卫星、电子对抗、高端仪器、甚至下一代6G基站,都能直接上“中国芯”。以前我们买一颗国外高速ADC,不仅贵得离谱,还要签长长的合规协议;现在,我们自己有了,价格直接砍半,交货周期从半年缩短到8周。客户已经用行动投票——多家主机厂给出意向订单,金额虽未披露,但业内估算首年就能覆盖这条产线的全部折旧。 别眨眼,这只是序章。华微内部透露,下一代16位80GSPS的ADC已经开案,预计2026年流片。再过几年,也许我们回头看今天,会把它当成中国高端模拟芯片彻底翻身的起点。评论区留给你们:你觉得下一个被我们拿下的“卡脖子”环节会是谁?留言聊聊! 信息来源: 新京报 2025-09-01 《成都华微:发布4通道12位40G高速高精度射频直采ADC芯片》 财联社 2025-09-01 《成都华微:发布4通道12位40G高速高精度射频直采ADC芯片 并已收到意向订单》 证券时报 2025-09-01 《成都华微:4通道12位40G高速高精度射频直采ADC芯片发布》
比光刻机断供还可怕?!日本这刀真要捅下来,中芯、长存恐“断气”!国产芯片最后希望
【4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