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还有两副面孔?一面向我国“哭穷”,希望我们“全包”高铁建设;另一边和法国签下45亿美元的大订单,买下了20架空客飞机。越南这是要把当年的殖民统治者当做新的靠山吗? 近期,越南在高铁项目上向中国表达合作期待,希望获得支持,同时又与法国签订45亿美元的空客飞机订单,引发外界对其外交策略的讨论。 有人质疑越南是否两面行事,甚至试图将曾经的殖民统治者法国作为新靠山。 然而,若深入观察其背后的动因,可见越南的举措更多是基于务实外交原则,在复杂国际环境中寻求平衡与自主发展的策略。 在高铁建设问题上,越南的确曾与中国探讨合作可能性,并希望借助中国的技术优势与融资支持。但实际上,它没有哭穷过,也从没狮子大张口,要求中国“全包”。 根据公开报道,越南高铁项目计划总投资约670亿美元,其资金规划呈现多元化特征:优先依赖国内资源,包括政府债券、私营企业参与及贸易顺差转化;审慎对待国际融资,强调贷款需“无附加条件”且可负担,以避免陷入债务陷阱。 这一策略本质上是出于对国家经济主权的维护——越南深知,若过度依赖外部资金,可能重蹈斯里兰卡等国的覆辙,因此力求在合作中掌握主动权。 至于与法国的空客订单,其背景同样复杂。法国总统马克龙访越期间签订45亿美元的飞机采购协议,正值美越因关税问题产生摩擦。 此举表面是经济合作,实则蕴含地缘政治考量:越南试图在美欧之间扮演平衡者角色,通过多元化伙伴关系降低对单一国家的依赖风险。 法国作为传统欧洲大国,其技术实力与市场影响力对越南具有吸引力,而订单签订亦能为越南带来外交筹码,彰显其“多方下注”的外交灵活性。 将法国视为“新靠山”的论断有失偏颇。当今国际关系早已摆脱殖民时代的依附模式,越南作为主权国家,其外交决策的核心是维护国家利益。 购买法国飞机,本质上是基于商业与技术考量——空客作为全球航空巨头,其产品符合越南航空业扩张需求。同时,越南在区域竞争中亦有意提升自身影响力,通过高端装备采购强化国家形象。 越南的“双面姿态”,实为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智慧。 其既希望借助中国的基建能力推进高铁项目,又通过法国等第三方国家平衡地缘风险;既保持经济合作的开放性,又坚守自主发展的底线。 这种策略在东南亚国家中并不鲜见,是务实外交的体现,而非道德层面的“两面性”。 对中国而言,理解其策略本质,以合作共赢为基础推动务实交流,或能在高铁等领域开辟互利空间。 其实越南一直在模仿中国,它也想实现富强,对于这个东南亚小国来说,靠谁都不如靠自己,这也是它们一贯的政策思路。 对此,大家怎么看?
越南还有两副面孔?一面向我国“哭穷”,希望我们“全包”高铁建设;另一边和法国签下
士气沉沉
2025-08-21 17:21:47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