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死活不走! 白宫举行的美乌欧会议上,马克龙提出乌克兰问题不能只靠美俄乌三方,他建议升级成“四方会议”,在他看来欧洲也要进场,只是没说明到底是他本人代表,还是欧洲领袖集体,总之法国得有位置。 当地时间 8 月 18 日,华盛顿白宫里聚集了美国、乌克兰和一众欧洲领导人,马克龙当场拍板要拉欧洲上桌,提议把美俄乌三方会谈升级成四方会议。 不过他这话里留了个心眼儿,既没说自己单挑大梁,也没提欧洲领袖集体出马,反正法国的位置是必须得有。 为啥马克龙这么执着?你得先看看场子上的势力。特朗普正憋着劲儿要当导演,把俄乌冲突的大结局攥在自己手里。他前脚刚跟泽连斯基热聊完,后脚就宣布要推动美俄乌三方会谈。 按照他的想法,这出戏的主角只能是美国、俄罗斯和乌克兰,欧洲最多当个观众。可马克龙不这么想,他觉得欧洲大陆的安全问题,凭啥让美国人说了算? 马克龙在会上特意强调,谈安全保障就是谈整个欧洲的安全,欧洲必须有发言权。他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从历史来看,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一直想刷存在感。早在 2022 年的 “诺曼底模式” 四方会谈,法国、德国、俄罗斯和乌克兰就试图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虽然那时候的成果有限,但至少说明欧洲不想当局外人。 这次也不例外。根据环球时报的报道,马克龙在多方会晤前的媒体开放环节就表示,三方会晤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但后续需要欧洲参与的四方会谈。 他的逻辑很简单:乌克兰危机爆发在欧洲家门口,欧洲是直接受害者,无论是难民潮还是能源危机,都让欧洲吃尽了苦头。如果最终的和平协议没有欧洲的参与,那欧洲的利益谁来保障? 不过,马克龙的提议也面临着现实阻力。特朗普显然更倾向于三方会谈,他在会晤后表示,下一步将筹备美俄乌三方领导人会议。 他的算盘打得很精:通过三方会谈,美国可以直接掌控谈判进程,避免欧洲在中间搅局。更重要的是,特朗普一直坚持 “边打边谈” 的策略,他不认为停火是谈判的前提,这与欧洲主张先停火再谈判的立场截然相反。 欧洲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德国总理默茨就明确表示,无法想象下次会议在没有停火的情况下举行。这反映出欧洲国家之间的分歧:波兰等东欧国家更依赖美国的保护,倾向于跟随美国的节奏。 而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则希望在谈判中发挥更大作用,避免过度依赖美国。这种分歧让马克龙的提议在欧洲内部都难以达成共识。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的态度也很微妙。虽然俄方表示不拒绝任何工作模式,但强调和平协议必须确保俄罗斯的安全。如果四方会谈中欧洲的立场与俄罗斯冲突,很可能让谈判陷入僵局。 此外,俄方一直质疑泽连斯基的合法性,认为他在 2024 年任期结束后未能合法连任,这为四方会谈的可行性蒙上了一层阴影。 马克龙的提议看似简单,实则背后是大国博弈的复杂棋局。美国想主导话语权,欧洲想刷存在感,俄罗斯要保障自身利益,乌克兰则在夹缝中求生存。 这场四方会谈的提议,既是马克龙为法国争取国际地位的手段,也是欧洲试图在俄乌冲突中找回主动权的一次尝试。 但最终能否成行,还得看各方的利益权衡和妥协。毕竟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被特朗普晾了40分钟,冯德莱恩甩脸离场,准备的午饭一口没动。据美国媒体报道,当天
【66评论】【3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