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的一天,郎岱县副县长邓肃初准备出门,突然有荷枪实弹的人闯进来。当即,这

棉花糖小仙女 2025-08-20 12:48:47

1967年的一天,郎岱县副县长邓肃初准备出门,突然有荷枪实弹的人闯进来。当即,这些人将邓肃初掳走,威胁:“你把你大哥的……写下来,不然……”邓肃初宁死不屈,次日凌晨选择跳入冒水龙潭,妻子又被强迫住进停尸房。 1967年3月16日凌晨,贵州六枝特区副市长邓蜀平的生命戛然而止。这位邓小平的三弟,在文革风暴中选择了最后的反抗。当人们在其遗物中发现“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绝笔时,一个时代的悲剧浮出水面。 邓蜀平原名邓先治,1913年出生在四川广安的邓家。与成为革命家的大哥邓小平、二哥邓垦不同,他选择留在家乡照顾年迈的父母。作为国民党广安县参议员,他目睹了官场的腐败与民众的疾苦。 那些年里,邓先治做了许多在当地传为佳话的事。他主动给佃户减租,灾年时开仓放粮救济乡民。这些举动让他在百姓心中留下了“开明地主”的口碑,也为他后来的人生转折埋下了伏笔。 1950年解放后,邓先治在重庆见到了多年未见的大哥邓小平。邓小平严肃地要求他戒掉大烟、分掉家产,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立场。 为了避免特殊照顾,邓先治主动改名“邓蜀平”,后又改为“邓肃初”。他申请到偏远的贵州山区工作,从普安县财政科副科长做起,一步步走上了六枝特区副市长的岗位。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即便是低调做人、勤恳工作的基层干部也难逃厄运。1966年文革开始后,各种运动席卷全国。1967年初,邓蜀平被人以各种罪名诬陷,遭到无休止的批斗和折磨。 当时有人要求邓蜀平提供不实材料来诬陷他人,但遭到了他的严词拒绝。即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位知识分子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良知底线,宁死也不愿意违背良心。 邓蜀平去世后,其妻子谢全碧也遭受了长达数年的不公待遇。家破人亡的悲剧,成为那个荒诞年代无数普通家庭遭遇的缩影。这个曾经温馨的家庭,在时代的洪流中支离破碎。 1978年9月5日,六枝特区革命委员会为邓蜀平举行追悼会,正式为其平反昭雪。时隔十一年,历史终于还给了这位基层干部一个公正的评价。1981年,当地政府为其重新修整坟墓并立碑纪念。 从开明地主到革命干部,从副市长到“自绝于人民”,邓蜀平的人生轨迹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特殊年代中知识分子和基层干部的命运沉浮。 当亲情与政治立场发生冲突时,他选择了理解和支持;当个人安危与道德底线产生矛盾时,他选择了良知和尊严。 邓蜀平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种精神品质值得后人深思和铭记。 信源: 《广安民国档案》(广安市档案馆藏)

0 阅读:36

猜你喜欢

棉花糖小仙女

棉花糖小仙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