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情与自然,传统与生命🍃
陆逊聊文学
2025-08-19 15:04:56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为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苏轼的人生如此坎坷,却依旧能在山间之中发出这样的感慨,少年得志、跻身仕途、接连贬谪、能奈我何?我想石硕老师这本关乎自我与自然,小我与世界的关于“情”的学术散记《守望传统》,就是给人以更多的感动和旷达。
🍃“望天地”感受自我,《诗经》中“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那几声弱弱但幽微的声响,在我这里的乡间夏天时常能感受到,虫儿鸣叫也拉近了自然与人居的亲密距离,不知什么时候蟋蟀从野地里悄悄跳到屋里,自顾自的找寻,我们跻身大城市,试图开辟自己的小天地,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恰如苏轼在《临江仙》中感慨:“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学习苏东坡这样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有温度,有情怀,灵魂丰盈,精神慈悲旷达的人格,哪怕自己像匆匆过客,但仍以柔软姿态倔强生长,在自然与人情间织就生命的坚韧。
🍃“通古今”了解历史,老师记录了自己对杭州的印象,记得我去杭州的时候,实实在在的被杭州的浪漫和西湖的优美所打动。这个经济发达,生活舒适的城市,若回溯纵深,竟然还有这么复杂的历史。隐藏在现代繁华都市的缩影,从来没有孤立的发展,而杭州的兴起和繁荣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进步。这样一座美好的城市,诞生于历史上中华民族交融汇聚的漩涡巨浪之中,实在让人意想不到。历史的烙印依然存在,而民族交融带来的思想文化气质也将更上一层楼。
🍃“见众生”敬畏自然与生命,“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纵使苔藓那般渺小不起眼,也依然在幽暗处活出自身的尊严与高傲。当我们再尝试俯身观察,凭借一颗小小的敬畏之心,触摸草木纹理,感受风雨洗礼,在人世间扎根,绽放出如苔花般微小却倔强的生命光芒,像歌德说的那样,让生命之树长青,永远被“情”温暖滋润。
🍃这本书一点也不晦涩难懂,而让我真切的感受到老师写作时心灵自由,轻盈洒脱的心情。也许生活中我们也有很多这样的时刻,只是很少或者很准确地表达出来,随性的记录更加轻松,见微知著又无何不可?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