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和田叶子|脑洞大开的世界

陆逊聊文学 2025-03-19 16:10:50
在发生大规模的灾难时,我们想到的总是各种各样惨绝人寰的景象,但在多和田叶子的《献灯使》同名小说中可以看到现实与超现实的交织下在大规模的核灾难后看到充满科幻性的挣扎人生,在人性与伦理的考验面前,以语言反抗压迫传递光明之路又显得格外珍贵,有点像博尔赫斯百科全书式的叙事风格。 🌸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工具,如果失语,会给人们的生活或者社会都带来阻碍甚至停滞。多和田叶子把故事背景设置在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之下,社会变得封闭、黑暗,人与人也在这样的环境下有了很大差别。核辐射给不同人带来了不同的体验,老人意外获得了永生,因为被核辐射发出的放射性物质夺走死亡能力,在福岛遭到核辐射的百岁以上的老人没有一个人去世,高龄者甚至有一百一二十岁,年轻人则饱受病痛折磨,连我们再习以为常的活动也做不到,生命年限大大缩减,他们反而需要这些百八十岁的老人来照顾。 🌸 这就出现了一种很奇怪的现象,青春和老人联系在一起已经成了普遍的词语,年过九旬才可以算作中年老人,六七十岁竟然也算是年轻人。所以出现了“献灯使”,献灯使由老人们严格秘密挑选,他们的职责就像这个名字一样,象征着传递光明和生命,给停滞不堪的社会注入能量和生命力。没有人不向往光明,不期待光明,更何况在这样绝望的情境下,光明的力量又格外能振奋人心,给人带来无限的希望。“献灯使”成了人们对抗体制的希望和寄托,就像献灯使中那散发着的微弱光亮,也是维系了社会与生命这样长长的路。 🌸 微小的个体也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做出出乎意料的改变,此外,这本书还收录了其他几篇同样题材的小说和颇具科幻幻想的故事,《韦驮天踏破一切》、《动物的巴别塔》读起来也不错,在阅读的过程中也有很多日本新词语的出现,这种陌生化与碎片化的写作现象也可以看出多和田叶子这位女作家对语言的写作实验。……我们曾经希望得到的,未来会不会成为拖累我们的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