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批评”诸葛亮的讲座取消? 嗯,这个讲座原拟在武侯祠举办,按当下流行的说

小吴五追剧 2025-08-08 23:39:03

北大教授“批评”诸葛亮的讲座取消? 嗯,这个讲座原拟在武侯祠举办,按当下流行的说法,是一个“骑脸输出”类的批判讲座! 只因主讲人,某北大教授,有批评诸葛亮“无岁不征,误国误民”之语! 怎么说呢?乍一看,人家好像是在阐述事实,但细究之下,总觉得哪里不对! 不是说对于历史人物,我们不能有不同观点,不能批评,但,诸葛亮这个人物,却有点特殊! 孔明在全民族的意识里,早已经符号化了,作为智慧,忠诚的象征,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是我们历史中的一个图腾,也不为过!对这样的一个历史人物再解构,我们到底应该把它归于学术追求,还是情绪挑拨呢? 我们说,以史为鉴,那么,再解构诸葛亮,对于当下,“鉴”在何处呢?如果没有,那不成了有些人说的“哗众取宠,标新立异”?有虚无民族文化和消解民族信仰之嫌? 社科类研究,不像自然科学那般一是一二是二。往往是一个脑袋一个成果,这无可厚非!经得住大众,历史检验便是! 这个检验应是通俗的,朴素的! 我们明白,做任何事情,都有成功和失败,对于诸葛孔明这样的历史人物亦如是! 但是,作为后来人,只取两端,如果成功了,那么就是英明睿智,解民倒悬,如果失败了,就是劳民伤财,徒耗国力!这种评价法,可行么? 有些人说,蜀国弱小,所以不应该北伐,那么官渡之战时的曹操是何种境况呢? 对于一个人,一件事,尤其是历史人物,我们如果掉入唯结果论的简单判断,那么,历史研究,还有什么高深的意义吗? 我们有些专家,锁在象牙塔里,指点江山,自以为高明,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情况! 诸葛孔明,屡败屡战,有哪个中国人不知道么?史书的记载,并没有回避啊! 但是,他的历史意义,仅在于北伐失败么?我想,这只是次要方面,真正重要的是诸葛亮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他不为己,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虽然失败了,但虽败犹荣,即使他的敌人,也不曾看不起他!作为后人,又怎么能站在云端,跳脱历史局限,指责诸葛亮不自量力,劳民伤财呢? 如果是这样,那么岳飞,我们是不是也能毫无负担地指责他,迂腐,愚忠,不自量力? 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从近代的耻辱中走出来,靠的是什么?难道是算无遗策的百战百胜? 不是,绝不是!是奋斗不息,是战斗不止,是知耻后勇,是与天奋斗! 我们评价一个人耍小聪明时,有一句“事后诸葛亮”,我看,这位教授,就是评价诸葛亮的“事后诸葛”。 不足为人道也!

0 阅读:178

评论列表

用户17xxx01

用户17xxx01

6
2025-08-09 11:12

中国有资格批评丞相的人凤毛麟角,但现在的北大肯定没有

用户57xxx04

用户57xxx04

6
2025-08-09 10:27

北大的是什么东西,还用说吗?

猜你喜欢

小吴五追剧

小吴五追剧

花开半夏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