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的中美贸易摩擦,本来只是旧账翻新,结果特朗普一上台,就直接把火药桶点着了。几个月时间,关税战从贸易桌面烧到更广的地缘对抗,节奏快得连华尔街都没反应过来。 中国向来讲究睦邻、合作、发展,可碰上这种单边霸凌,不回击就是等着别人骑到脖子上。2月4日,美方宣布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一刀加10%关税,说是为了“保护制造业和就业”,实质上不过是第二任期延续老套路——关税战压中国。三月初,又针对电动车、半导体追加惩罚性关税,最高25%。这下,不仅中美双边贸易额受冲击,全球供应链也被迫改线,企业成本、市场预期全乱了套。 中方反应很快。3月5日起,对美大豆、玉米加征15%报复性关税——打的就是美方的命门。北京的口径很克制:合作共赢的大门敞开,但如果有人执意要打,那就奉陪到底。3月4日,中国驻美大使馆在社交平台直接放话:美方要对抗,中国准备好了。这种措辞,以前很少公开用。BBC、纽约邮报当天就上了头条——这是底线警告。 这番话,不止是对华盛顿喊的,也是给市场看的:别误判中国的承受力。美国国内很快就乱了套。特朗普团队知道,这轮关税战真拖到年底,光经济损失就得上万亿。农产品出口受阻,中西部票仓要炸,美国制造业本来就缺链条,这一搞,反而逼得自家企业四处找替代市场。中国的产业链是闭环的,原料、加工、市场一应俱全,耐力和韧性完全不同一个级别。 3月5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发言人林剑再次重申:我们不主动挑事,但不怕事。中方对任何形式的冲突都已做好准备。这不是虚张声势。美方智库自己评估过,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10马赫、射程2500公里,打航母20分钟内见结果;歼-20、歼-35在隐身和机动性上压着F-22、F-35;轰-6K、轰-6N挂长剑-10A,1500公里够覆盖关岛。造舰速度更是美国的三到五倍,这才是真正让五角大楼精英们心里发凉的地方。 所以不少美国媒体干脆把这次表态解读成“战争警告”——贸易战只是表层,后面连着的是综合国力的硬碰硬。中方后续的反制清单,也一并公布:农产品、工业品双向出手,让美方压力成倍叠加。 面对这种局面,美防长皮特·赫格塞思的反应很耐人寻味。3月5日他在采访中说,美国“不寻求与中国开战”,但必须保持强大以避免冲突。听着像是安抚,骨子里是认怂——因为他自己在别的场合也承认,如果台海真打起来,东风-17可以在二十分钟内把美航母送进历史。美智库的结论更直接:南海、台海,美军都没必胜把握。 特朗普嘴上硬,行动上却越来越谨慎。关税战打到现在,美国经济自己先掉了一层皮。中方的信号很清楚:能谈就谈,不能谈就耗,看谁先顶不住。可要耗,美国得先算算自家选票、通胀和供应链的账。 背后是大国博弈的铁逻辑——谁稳住阵脚,谁就占上风。中国的优势在于,全产业链、自给率高、工业产能强。军事上,高超音速导弹和隐身战机不是展示品,而是成熟战力;造舰能力更是按“批发”算,一年下水的吨位够美国造船业看好几年。 对美方来说,这场摩擦再拖,输的不只是钱,还有国际信用和战略主动权。聪明的做法,是在还能谈的时候坐下来,而不是硬撑到两败俱伤。 中国不想打热战,更不想陷入冷战,但如果有人执意用关税、技术封锁甚至军事恫吓来遏制,我们也不会手软。14亿人的市场和工业体系,是最大的底气。 接下来怎么走,其实就看华盛顿的选择。要么认清现实,调整姿态;要么接受一个事实——关税战的终点,可能是全领域的对抗,而到那一步,代价会比他们现在想象的大得多。 一句话,这一轮,中方的警告不是空话,实力才是底线的分贝。 参考资料:《 中方警告奏效,奉陪到底话音刚落,美防长口... 来自中华网军事 - 微博-中华网军事 》
年初的中美贸易摩擦,本来只是旧账翻新,结果特朗普一上台,就直接把火药桶点着了。几
秋恒看军事
2025-08-08 13:25:29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