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或者插混的电池容量是一道哲学题,大多数的增程都是基于大电池平台打造的,无论是纯电还是新能源。做大电池就跟做大油箱一样,只是电池和油箱的不同在于成本和重量,电池太贵、电池太重。
虽然许多车企采用更大电池、续航更长的竞争路线,但这些都会体现在成本上,太大的电池不利于普及,也不利于性能,尤其是制动。纯电动汽车在赛道上为什么不能坚持太久,哪怕电驱、电池散热做的非常足,刹车也会不堪其负,有些车型第二圈就可能冲出赛道撞墙,这种事情屡见不鲜了。
降低重量,是另一种维度上的增强性能,也更容易打造轻盈的驾驶感受,所以有些东西不是单纯堆料就能解决的,我们不能总是遇到问题就情不自禁的选择堆料。有些路,堆料是走不通的。
比如续航,如果只会选择把电池做大,做的非常大,你会发现始终也突破不了1000公里,如果是实际续航的话,800公里都很难,这就是因为多增加的能量被多增加的质量给消耗了,后面堆电池就越来越没有性价比,要知道一个4824V的三元锂电池可以让一台电动自行车行驶80公里以上。
真龙增程选择40度电池我认为就是一个非常恰当的容量了,纯电续航300公里,三天一充,这个频率只比纯电高一点。这块增程专用的电池经过了满充满放循环3500次,注意是满充满放循环,最极端的用车工况都能支持行驶100万纯电里程,完全不用担心。
别克至境L7的真龙增程选择的电池是奥特能2.0的电池,这块电池解决了奥特能1.0时代快充的问题,在温控依旧的情况下,电芯之间的温差依旧是1摄氏度。单体电芯的循环寿命是理想的,电池包电芯挨着电芯寿命就会打折扣,而整个电池包的寿命取决于表现最差的单颗电芯,如果每个电芯的状态都能保持一致,那么整个电池包的寿命就得到了最大化的释放。长寿命的电池一般都是非常安全的。
目前针对逍遥架构推出的奥特能2.0电池覆盖40度-100度和400V到900V平台,3C-6C的快充,相比奥特能1.0,那可是真的扬眉吐气,个别大电池版本10分钟补能会超过400公里。
增程车的核心竞争力是增程系统,是增程状态下的性能、静谧、能耗,而不是大电池,大电池永远都不是核心竞争力,换句话说,你能做,别人也能做的,都算不上核心竞争力。真龙增程的核心竞争力是「真龙」的增程。增程也有技术高低之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