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刘青山、张子善被审判的消息,传到了东北。1天,在东北军工局乐局长家中

混沌于浮云 2025-08-07 19:15:22

1952年,刘青山、张子善被审判的消息,传到了东北。1天,在东北军工局乐局长家中,突然传来一声嘹亮的枪声。等到保卫部门赶来,只见:“乐局长已经倒在血泊里,手里还握着一把枪,排除了他杀嫌疑。” 说起新中国初期的反腐风暴,就得从三反运动讲起。那是1951年底开始的,针对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全国上下都卷进去了。重点是揪出那些利用职权中饱私囊的家伙。刘青山和张子善就是典型,他们在天津地委和行署当领导,本该为人民服务,结果却干出挪用公款、剥削民工的事。调查显示,他们贪污了171亿元旧币,金额巨大,涉及机场修建款、治河资金等多项国家钱财。中央收到报告后,专案组进驻天津,翻账本、查流水,一笔笔核对清楚。求情的声音不少,有些老同志觉得他们有功劳,希望从轻发落。但高层坚持原则,强调杀两个能教育千千万万干部。1952年初,河北省人民法院审理,确认罪状后判死刑,2月10日在保定东关大校场执行。消息通过报纸广播传遍全国,党员干部震动,老百姓拍手叫好。这案子成了反腐的标志,推动运动深入。 乐少华这个人,得从他的出身说起。他1903年出生在浙江宁波镇海一个穷农户家,小时候就知道生活不容易。青少年时到宁波求学,接触进步思想,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时候他积极参与工人运动,在上海南市区机器工会当宣传委员,后来升到金属总工会。1927年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学马克思主义,和王明、博古他们是同学。1931年回国,在上海秘密电台工作,负责传递信息。三十年代,他担任红十军团政委,在江西苏区带部队打仗。抗日战争转到敌后根据地,组织游击队打击日军。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华东和东北负责后勤和军工生产。1949年后,调到东北工业部,任副部长兼军工局局长,管着八一、五二等大厂,生产枪支火炮弹药,支持抗美援朝前线。他的工作直接关系志愿军作战,贡献不小。 刘青山张子善案的冲击波很快就到了东北。东北局接到中央通报,多次开会传达指示,强调加强纪律,反对贪污。军工局内部也讨论案例,大家检查自身。乐少华作为局长,自然在风口浪尖。有人举报他三件事:用公款给干部买手表;派人到农村卖粮,涉嫌剥削农民;拆日军炮弹卖火药给天津商人。这些事其实是为军工筹钱,全投到生产武器上,支援前线。但运动风头正劲,解释不清,他就接受审查。东北局对他的结论指出,他没有大问题,但当时氛围下,压力很大。刘张案在前头摆着,判死刑的报道天天见报,乐少华觉得摘不清,选择了极端方式。1952年1月15日,他在家里开枪自杀,保卫部门赶到,确认是自杀,无他杀痕迹。这事震动当地,同志们议论纷纷。 乐少华的自杀不是孤立的,跟刘张案的影响脱不开干系。刘青山原是天津地委书记,张子善是继任,两人利用职务便利,盗用国家资金搞非法交易。案发后,中央指示从严,毛泽东亲自批示,杀他们两个警醒大家。审判过程公开,保定法庭上检察官读罪状,群众围观。执行那天,囚车进场,士兵警戒,枪决后医生检查死亡。东北收到消息,局机关灯火通明,开扩大会议,发言人讲纪律,干部们记笔记。军工局专题会,分析刘张教训。乐少华听报告,压力累积。举报他的事虽是为公,但被当成问题,审查会上同志发言批评。他反复看报纸上的判决细节,觉得前途渺茫。最终选了以死证明清白。这反映了运动初期的一些扩大化问题,但也推动了全国反腐。 后续发展上,乐少华走后,一些老同志不服气,开始走访工厂和乡村,查资金使用。工人回忆,那些钱全用于制造武器,运到志愿军手里。调查显示,他无私利,全是为国。组织收到材料,几年间档案室整理卷宗,比对证据。1980年,中央组织部审议,5月30日下文件,撤销不当处分,恢复名誉。东北工业部举行仪式,宣读决定,大家鼓掌。乐少华家属领材料,他的贡献写入记载。老同志回忆录中提到,这体现了实事求是原则。刘张案则成了典型,教育干部多年。东北军工生产没停,武器源源不断支援前线。三反运动总结经验,强调区分性质,避免扩大化。

0 阅读:138

猜你喜欢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