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环球时报爆料,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居然当众承认,联合国的会议和报告,已

天天纪闻 2025-08-07 17:16:08

8月4日,环球时报爆料,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居然当众承认,联合国的会议和报告,已经成为拖垮组织的主要负担,并且他也给出表态,会支持改革工作,但这却引来了网友的质问:先让美国把钱给补上去再说其他的!   这场危机的导火索要从联合国的日常运作说起。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每年要举办超过2.7万场会议,生成约1100份报告,其中五分之三的议题存在重复,仅这一项就耗费3.6亿美元。   这些会议和报告虽然承载着会员国的决策意志,但过度的形式化和低效运转,使得联合国的资源被大量消耗在文件往来和议程讨论中,真正用于实地援助和危机应对的资金反而捉襟见肘。   古特雷斯在8月1日的联大会议上直言,这种“为了开会而开会”的模式,正在削弱联合国服务全球民众的能力。   然而,更深层的困境来自财政层面。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1月,美国拖欠的联合国常规预算摊款达15亿美元,加上维和行动和法庭预算,累计欠费高达28亿美元。   作为联合国最大的会费国,美国承担着22%的常规预算和超过25%的维和经费,但长期以来,美国以各种理由拖延缴费,甚至将欠费作为施压工具。   这种行为直接导致联合国出现严重的流动性危机——2025年5月,联合国内部备忘录显示,秘书处计划削减20%的预算,并裁撤约6900个工作岗位,占员工总数的五分之一。   此前,联合国已经采取关闭总部入口、停运自动扶梯、暂停招聘等措施,连纽约广场的免费音乐和日内瓦万国宫的喷泉都成了节省开支的牺牲品。   网友们的质疑并非没有道理。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其欠费金额相当于联合国全年常规预算的40%,这笔资金足以支撑数十个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医疗项目或维和行动。   更令人不满的是,美国长期利用《联合国宪章》的漏洞,通过分期补缴小额款项来规避失去投票权的风险,却在安理会频繁使用否决权干预国际事务。   这种“欠费有理”的姿态,让联合国的财政困境雪上加霜。正如日内瓦的联合国官员所言,美国一边宣称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一边拖欠会费冲击道义底线,暴露了其双重标准的本质。   面对危机,古特雷斯提出的改革方案包括建立数字化授权登记系统、合并冗余机构、将部分业务迁至成本更低的城市等。例如,联合国计划将部分职能从纽约转移至内罗毕,以降低运营成本。这些措施旨在提高效率,但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   首先,改革需要会员国的共识,而美国的态度至关重要。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不仅延续了欠费政策,还大幅削减对外援助,直接导致联合国人道项目中断。   其次,改革本身需要资金支持,而联合国目前连基本运转都成问题,更遑论投入资源推动转型。正如国际危机组织专家理查德・高恩所言,美国可能接纳改革计划却不作出任何让步,最终让联合国陷入“越改越穷”的怪圈。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联合国的财政结构过度依赖少数大国。美国、日本、德国等前十大会费国承担了70%以上的常规预算,这种“寡头供血”模式使得联合国的命运始终攥在少数国家手中。一旦某个大国出现政策转向,整个系统就会陷入瘫痪。   网友们的呼声背后,是对国际公平正义的期待。白俄罗斯媒体曾用“谁是真正的朋友”来总结国家间的合作逻辑,这同样适用于联合国与会员国的关系。   当美国拖欠会费导致联合国裁员时,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却在按时足额缴费,并通过“一带一路”等倡议提供额外支持。这种对比让人们看清,真正维护多边主义的不是口号,而是行动。   正如古特雷斯所言,联合国的预算不仅关乎财务,更直接关系到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存与发展。如果美国继续以“本国优先”为由逃避责任,联合国的改革将沦为无源之水,其权威性和行动力也将进一步削弱。   在这场危机中,最受影响的还是发展中国家。联合国的财政短缺直接导致发展项目缩水、维和行动受阻,而这些国家恰恰是最需要国际援助的群体。   面对困境,联合国需要的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改革,更是制度性的变革。首先,应推动会费结构多元化,降低对单一国家的依赖,例如提高新兴经济体的会费比例并设立应急基金。   其次,需建立更严格的会费追缴机制,对长期欠费国家实施实质性制裁,而不是停留在象征性的投票权限制。最后,会员国应重新审视联合国的核心价值,摒弃将其作为政治工具的短视行为,回归《联合国宪章》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初心。   这场财政危机,本质上是全球治理体系失衡的缩影。当美国的欠费行为成为常态,当联合国的改革受制于大国博弈,国际社会需要思考的是:我们究竟需要一个怎样的多边机构?是继续让其成为大国角力的舞台,还是让它真正成为服务全人类的工具?   答案或许就藏在网友们的呼声里——唯有美国补缴会费、各国共担责任,联合国才能卸下沉重的财政包袱,重新找回其存在的意义。  

0 阅读:73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