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六品官员吕龟图,娶了三十六房妻妾,虽然他尽力对每一位妻妾都雨露均沾,但女人之间的攀比还是太可怕,妻妾们经常暗中较劲,而正妻因为是大家闺秀,为人性情刚烈,所以成为了众矢之的,备受姐妹们的敌视。 北宋有个六品芝麻官吕龟图,居然娶了三十六房妻妾,想一碗水端平,结果家里乱成一锅粥。正妻刘氏,就是个普通人家的姑娘,性格火辣,跟那些娇滴滴的妾室们斗智斗勇,结果吕龟图听信谗言,说刘氏是个“灾星”,直接把她和儿子吕蒙正扫地出门。母子俩流浪街头,那叫一个惨啊。 吕龟图,放现在也就是个正处级干部,在北宋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官儿,具体职务嘛,大概是开封府下面的判官,管管治安、诉讼什么的。按理说这官儿不大,可架不住他野心大,非要学那些豪门显贵纳妾。三十六房妻妾?放现在够开好几家大型夜店的了!他可能觉得自己特有本事,能让这么多女人都安分守己地待在后院。 这刘氏呢,虽说是正妻,可出身并不显赫,就是个普通读书人家的闺女。从小没了爹,跟着寡母长大,母亲是村里少有的识字女人,总教她“女子当有傲骨”。所以刘氏性子烈,眼里揉不得沙子。刚嫁进吕家那会儿,她还想凭着身份管管后院,可看着满院子莺莺燕燕,心里头就憋屈——合着这男人是皇上不成?后宫佳丽三千,轮得到你这六品官儿学? 再看那些妾室,一个个也不是省油的灯。有大户人家败落下来的庶女,懂点琴棋书画,说话细声细气的;有商户家的闺女,会算计,知道怎么讨好吕龟图;还有的是吕龟图当小吏时收的干女儿,仗着几分姿色,总爱穿得花枝招展在他面前晃悠。她们凑一块儿,话题离不开“夫人今天又摆架子了”“老爷昨儿在我那儿多待了盏茶功夫”。 “姐姐,您瞧见没?昨儿老爷给我买的珍珠簪子,跟您那支多像啊。”某个妾室捏着簪子,故意在刘氏面前晃悠。 “妹妹这簪子倒是精致,就是不知道戴久了会不会掉色。”刘氏冷笑一声,转身就走。 一来二去,妾室们就抱成了团。她们最看不惯刘氏那股子“正室派头”——吃饭要坐主位,说话要论尊卑,连仆人递茶都得先给她。于是明里暗下使绊子:今天说刘氏房里的丫鬟偷了银簪子,明天说她藏在箱底的旧衣服是“丧门星穿的素服”,后天干脆编排出“刘氏克夫,嫁过来三年没生养,是扫把星”。 吕龟图本就耳根子软,加上这些年刘氏总劝他“别纳这么多妾,好好过日子”,他心里早憋着火。听妾室们这么一说,更是认定刘氏是“祸水”。“你看看人家小妾,哪个不温柔体贴?就你,整天板着张脸,活像个阎王殿里的判官!”他指着刘氏鼻子骂,“滚!带着你那个拖油瓶儿子,别再让我看见你们!” 那天正下着冷雨,刘氏抱着裹在破棉袄里的吕蒙正,站在吕府大门口。门房老周同情地递来两个炊饼:“夫人,这是小的攒的,您拿着路上吃。”刘氏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硬是把炊饼塞回老周手里:“替我谢谢老周,往后要是吕家败了,还得靠您照应蒙正。” 母子俩在汴梁街头流浪了三个月。刘氏给人浆洗衣物,吕蒙正捡柴火、帮人跑腿。有天夜里,小蒙正发着高烧,刘氏跪在土地庙前哭:“老天爷,要怪就怪我没本事护住这个家。可这孩子是读书的好料子,您要是可怜他,就让他病好起来吧!”说来也巧,第二天雨过天晴,有个云游的郎中路过,给了他们半副药,小蒙正竟真好了。 后来,刘氏带着儿子投奔登封的老亲戚。亲戚家穷,只能让他们母子在破庙里安身。刘氏白天去富户家做针线活,晚上就着油灯教蒙正读书。“娃啊,咱娘俩吃的苦,都是因为没本事。你要是能读书出息,娘这辈子就算值了。” 吕蒙正也争气,白天帮人砍柴,晚上就着月光背书。没钱买书,就去寺庙里抄佛经,顺便听老和尚讲经史。二十岁那年,他去汴梁赶考,身上只有母亲连夜缝的粗布衫和几个铜板。放榜那天,他在金銮殿外听到自己的名字——“状元,吕蒙正!” 消息传回登封,刘氏正在给人缝补衣裳,手里的针“啪”地掉在地上。她愣了半晌,突然笑出了声,眼泪却止不住地流。 吕蒙正当上宰相那年,专门派人把母亲接回京城。吕府的下人们战战兢兢地跪成一排,当年的妾室们有的头发花白,有的嫁了人,听说当年的正妻要回来,个个躲在后院抹眼泪。刘氏却只淡淡说了句:“过去的事儿,就让它过去吧。” 至于吕龟图?他后来因为贪赃枉法被罢了官,晚景凄凉。有次在街头遇见刘氏的轿辇,他想上前说句话,却被随从拦住。“当年是我混账,我对不起你们娘俩。”他从怀里掏出个布包,“这是我攒的几个钱,你拿去……” 刘氏摆了摆手,轿辇缓缓走过。她望着轿外的梧桐树,轻声说:“蒙正小时候问我,为什么别人家都有爹疼,就他没有。我告诉他,爹疼不疼不重要,重要的是娘能给你撑腰。” 信息来源:《宋史·卷二百六十五·列传第二十四·吕蒙正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十三》《东京梦华录·卷五·民俗》《宋人轶事汇编·卷七》
北宋六品官员吕龟图,娶了三十六房妻妾,虽然他尽力对每一位妻妾都雨露均沾,但女人之
勇敢小妹
2025-08-07 13:37:11
0
阅读: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