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理想被贴标签事件】这个事很明显是有人在安排的,但参与干架的自媒体尤其是有

善朴看科技 2025-08-07 11:40:08

【简评 理想被贴标签事件】

这个事很明显是有人在安排的,但参与干架的自媒体尤其是有V的并不多。因这个事,如果带V的加入,就会被禁言,甚至会被告。所以这种脏事一般有脑子的都不会参加,这已经不是给多少钱的问题了。

但从网上突然出来的它家事故和不规矩停车等内容来看,大约是从7月28日开始的(大约),那时候我就发现,在小视频平台和图文隔壁app,莫名出现了一些乱停车的内容。一开始我还觉得可能确实有几个人挺讨厌,人们骂一骂,后来就发现不对了,内容集中,量大,针对性强,这和之前给小米贴标签之前的手法一模一样。

于是按我推测,后面一定会出现视频和事故,果然在8月出现了小量事故和大量乱停车乱开车的视频。所以基本可以断定,可以预知的内容出现了,就是有人在搞事情。

你们可能也发现了,虽然理想被大范围攻击,但出来帮说话的人特别少,甚至很多车媒体都没聊这个,有的只是呼吁不要这样,大家一下就“中立”了。其实这和理想这个品牌的特殊性是有关的。

1、理想属于新能源新势力,它做车之前没有任何粉丝基础,做了车之后它其实有的更多是车主,用户,还谈不上粉丝的程度,所以帮着说话的人就特少,或者说买了车的那帮人根本就没装微博,也不上网,他们买了车之后,就不会再关心品牌的舆论什么东西了,因为不是粉丝,不会一直关注(只要别倒闭影响他们售后就行)。就好像我买了哈弗之后,10年都没看过他们家任何新闻,因为我以前并不关注车,只是买了个车而已。

2、理想不是很擅长维护自媒体,他们关系好的,能站在前面理性帮忙的KOL非常少。现在车圈最乱的地方就是,讲道理的少,因为买了股票乱喷,乱杀的多,全是帮倒忙的,因为这些人大部分不懂互联网,也不懂这圈子,就是因为买了股票傻喷。

3、品牌没有注重用户或是车主驾驶行为的正确引导,这也是很多传统汽车品牌一直存在的问题。大家全靠用户自觉或是顺其自然,反正车卖你了,你去干嘛无所谓。

这就导致很多汽车品牌被人贴了标签,但这个标签,品牌并不能完全杜绝,只能是从一开始产品宣传,和用户筛选的时候去尽量避免。

比如你车便宜,抗造,很多人去当网约车,你能不让人家用吗?这就导致出租车司机一看到你的车标就破开大骂,不要B脸抢他们生意。我去北京参加发布会的时候,打车遇到好几回,他们路上看到某品牌就骂。(这个标签就会让很多在意的人,放弃这个品牌)

以手机为例,你弄个骁龙8Gen3 卖1500元。这不就是典型的学生游戏手机?在它的用户群中,必然80%以上就是学生。学生太多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就是你机器立项时已经固定了的东西。

再比如iPhone,它用价格直接就筛选出了用户,它把事多爱折腾的大部分人已经筛掉了,大部分iPhone用户就是天天微信,抖音,淘宝,小红书,他们也不弄什么乱七八糟的,最多就是玩个王者荣耀,它能遇上什么问题? 而且这些人白天都忙着挣钱呢,谁有时间看微博上那些人BB手机缺点? 并不是iPhone的用户会自适应,而是他们大部分都忙着挣钱,手机只是个工具,不折腾,就不会遇上那么多问题。

最能折腾手机的就是学生,他们时间多,没有生活压力,也喜欢数码,所以天天折腾,他们遇到问题的概率就比天天上班的那些牛马遇上问题的概率大,且多。

再回到理想这车上来,理想品牌的定位,或是说价位的区间,正好包括了很多容易出问题的人,比如80后的人,我就是80后,我对这个年纪的人有一个非常直接的评价,80后的人里,有大致三种情况。

第一种,有很传统的思维,干什么都以上一代人的逻辑来执行,思维有点跟不上时代。

第二种,什么都无所谓,因为80后什么破事都遇上了,心已经半死了,所以根本不在乎。

第三种,衔接90后,性格随意,脾气差,有80后的那股不服的劲头,但又没有80后那种沉稳和老练。

所谓车品/牌品,见人品,在停车时不规矩,不照顾别人感受的人,我并不认为他平时也是能为他人着想的人。(当然有些特殊情况的另说)

小年轻不怎么买理想,理想的用户主要还是30-45的居家人士,正好这帮人就是80后居多。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理想的车卖的很多,销量是目前这些新能源里几乎最多,或第一梯队的。所以保有量大的时候,遇上不规矩用车的人,或概率就更大。就好像人们以前经常说,windows电脑的病毒比mac多,因为老遇上,一个道理。让你整理一下法拉利乱停车的图,你们还真找不到几个。一是人家车贵,车主自己本身就很爱护,二是车本身马路上见到的就少,也不好找。

保有量大,再加上有人故意去征集或是说去找,必然能有很多。同样的,还有一个值得深思的地方,为什么现在人们找了这么多,都不重样?说明太好找了,甚至还有人都是现拍的,现拍都能找到,这就很关键了。

如果你是理想车主,你不想被人说闲话,就应该从自身做起,规范开车,规范停车。但问题就在于能看到这话的人太少了,因为他们大概率根本就不上网,只是买了辆车,品牌的口碑和他们无关,他们也不在乎。就像我以前买H6一个逻辑,买完就完了,除了保养,我不会再和他们有任何关系。

这就是理想品牌的特殊性,他和华、米系的车是不一样的,人家是自带上亿粉丝来的,遇到点小事,自家粉丝就能摆平了。

那么理想如何破局?

1、靠某个车,或某个系列,做出一种属于自己的车文化,慢慢积累和聚集自家粉丝(高质粉丝)。

2、重新梳理KOL的合作机制,或是说如何让自己的媒体朋友多一些,而不是有事了你来,没事了忘了你。

3、企业领导少说话,或是说公司统一管理,说话前先做分析,这样可以极大减少负面方向。

4、考虑是不是要做能聚集活跃粉丝的车型,现在的车如i8、MEGA这种太居家了,这些人买了之后,天天上班、照顾家累成狗,根本没时间上网当你的粉丝,只有用户。没有粉丝的新能源车企是很难生存的,因为品牌的价值,或是说品牌的未来,是和粉丝一起成长的。 除非你像比亚迪一样,量大管饱。

至于用户,那是买了之后的事了,买之前呢?你如何让他买你的车? 就好像人们都说蔚来的服务有多好,我又没买,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买?你再好,你再怎么样,你也得别人能感受到,能体验到,他们才有可能成为你的潜在用户。

小米的车为什么卖的好?一是因为它有上亿粉丝,二是因为他的卖点,大部分不买也能看到。

0 阅读:0
善朴看科技

善朴看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