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国家刚从各种困难中缓过劲来,科研条件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可就是靠着一帮科

历史破局者 2025-08-07 00:11:39

那时候,国家刚从各种困难中缓过劲来,科研条件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可就是靠着一帮科学家咬牙坚持,硬是把不可能变成现实。于敏1926年生在天津一个普通家庭,早年就对物理感兴趣,大学时先学机械,后来转物理,很快就崭露头角。1951年他进中国科学院工作,专攻原子核理论,没几年就成了国内顶尖专家。国际上,日本的物理学家朝永振一郎来访时,还特意点名赞他,说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牛人。 到1961年,形势变了,中苏关系紧张,苏联撤走专家,中国决定自己干氢弹项目。于敏被调过去,从原子弹基础转向氢弹研究。 氢弹比原子弹复杂多了。原子弹是裂变,氢弹涉及聚变,需要极高的温度和压力。西方国家像美国、苏联,早几年就搞出来了,但他们用的是Teller-Ulam构型,中国得另辟蹊径。于敏带领团队,从零起步,资料少,设备简陋,全靠脑子和手算。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了,紧接着就转战氢弹。团队分成小组,研究不同方案,于敏提出自己的构型,强调用轻核材料实现高效聚变。这套思路独特,不抄别人作业,纯靠本土创新。过程苦啊,计算量巨大,那时候计算机慢得像蜗牛,一周才能跑一个模型,但他们加班加点,边试边改。1966年底,进行原理试验,当量30万吨,数据一出,大家知道方向对了。 然后就是全尺寸准备,选在罗布泊,6月17日飞机投下,330万吨当量,成功了!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2年8个月,比美国7年3个月、苏联4年、英国4年7个月、法国8年6个月都快。 消息一传开,美国那边先坐不住了。他们情报部门觉得,中国这么穷,技术这么落后,怎么可能独立搞出氢弹?肯定偷了他们的资料。华盛顿的官员们开会分析,怀疑通过间谍或苏联渠道获取机密。毕竟,美国从曼哈顿计划起就把核技术捂得死死的,不想别人染指。 法国反应更激烈。戴高乐总统听到后,气得不行。法国1960年就有了原子弹,比中国早4年,本以为氢弹也稳了,结果中国抢先。法国那时还在南太平洋折腾他们的“老人星计划”,进度慢吞吞。戴高乐下令加速,情报部门甚至向英国要设计方案情报,到1967年9月才拿到点细节。 他觉得这丢脸啊,法国老牌强国,被一个发展中国家超了车。结果,法国氢弹1968年8月才爆,晚了中国一年多。 几大国一看不对劲,联合搞调查。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凑一起,专家组翻资料、比数据,想找出中国抄袭的证据。他们先以为中国用的是他们的Teller-Ulam模式,但一查不对,中国的是于敏构型,完全不同路子,轻核反应机制更高效。 调查拖了几个月,结果出来,大家尴尬了,原来中国真靠自己。西方媒体转而承认,中国这步棋走得妙,打破了核垄断。从此,中国在国际上腰杆硬了,不再是任人宰割的弱国。 这背后的秘密,就是于敏。他隐姓埋名30年,从不张扬,婉拒“氢弹之父”称号,继续干活。1999年,国家给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5年国家最高科技奖,2019年93岁去世。他的贡献,不光是技术,还是一种精神,让后辈明白,靠自力更生才能站稳脚跟。

0 阅读:4
历史破局者

历史破局者

打破迷局,解读历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