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阮少平查无此人!连院士都敢假冒!先不说违法与否,不要脸到何种程度才会干这种事情?更搞笑的是,有人会请,还是学校 在中国科学院官网所公布的全体院士名单、外籍院士名单,乃至已故者名录里,都不见“阮少平”三字。中科院权威部门明确宣称“名单无隐藏”。 然而这位凭空而生的“院士”竟在光天化日之下横行数年,足迹遍布多省中小学、商业论坛甚至地方医院,所到之处必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为第一头衔,PPT上的姓名后缀永远带着“院士”二字,毫不心虚。 更讽刺的是,他不仅没像寻常骗子般低调隐匿,反而刻意高频亮相,仅公开报道的活动就覆盖2023年至2025年7月,俨然一副“权威巡演”的架势。 他在东莞某小学的简介中自称生于1961年,身兼“中医中国阮顺堂创始人”“古法针灸传承人”“北京阮顺堂中医院院长”“博导”,甚至标榜为“水泊梁山阮小七第二十七代传人”。 另有机构宣称其为“中国民族品牌发展工程健康总顾问”。这些头衔堆砌看似杂乱,实则精准狙击了基层单位对“跨界权威”的盲目崇拜——教育系统渴望“科学家”站台,中医院想攀附“学术名流”,“阮少平”便投其所好,将中医传承、科技创新、文化IP一锅乱炖成金光闪闪的“人设套餐”。 学校与医院沦为骗局的最佳舞台,暴露了系统性失察。2024年9月,广东惠州罗浮山泰学学校大张声势地聘任“阮少平院士”为课程导师。该校公众号文章将其列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宣称他将“引领中国顶尖科技教授为学校赋能”。 同年同月,博罗县中医医院官网发文称“阮院士”莅临指导,县卫健局副局长全程陪同,院方更表态要在其支持下实现“医疗技术、学科建设新突破”。 在小学开学典礼上,“阮少平”教育孩子“感恩祖国”时,台下师生与领导只顾鼓掌,无人质疑其权威性的真伪。这一幕,俨然是信任机制溃败的缩影。 澎湃新闻曝光后,涉事学校连夜删除微信公众号文章,罗浮山泰学学校工作人员轻描淡写解释:“他是以朋友身份来的,非学校邀请”。 这种急于撇清的姿态,与当初将“院士来访”当作荣誉宣传的狂热形成辛辣对比。公立医院虽未公开作出回应,但其官网文章却已悄然隐匿。 这种“捂盖子”操作让骗子得以全身而退,甚至可能换个马甲重出江湖——毕竟《刑法》中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的实际执法困难重重,而受骗单位息事宁人的态度更助长了造假成本低于打假成本的畸形生态。 这种“懒惰型信任”让伪造权威成了低风险高回报的产业,正如网友调侃:“骗子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默认了骗子的操作流程”。 “假院士”闹剧的终结,不能仅仅依赖媒体偶然的打假行动。技术层面,中科院可推出院士身份核验二维码,实现“扫码验真”;制度层面,应把头衔冒用纳入科研失信黑名单,以此贯通跨部门的惩戒链条。 更重要的是扭转“头衔即真理”的集体心魔,当每个单位邀约专家时习惯性查证官网,每次见到可疑“权威”时顺手举报,“阮少平”们才会彻底失去生存土壤。毕竟对造假者的宽容,就是对真学者最大的伤害。 素材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官方账号 2025-08-05 18:54
中科院院士阮少平查无此人!连院士都敢假冒!先不说违法与否,不要脸到何种程度才会干
沈言论世界
2025-08-06 10:13:55
0
阅读:144
用户10xxx50
然后呢?
蓝天 回复 08-06 11:00
只能说院士滥汙充数太多了,否则一上台讲话就露馅了。
浪天涯
瑙鲁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有没有这类可能?[哭笑不得][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