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当世子时,几次找富有的曹洪借钱,曹洪一毛不拔。曹丕称帝后,下令将曹洪关押准备处死,并没收了财产。卞太后气冲冲的对曹丕说:“当年要不是曹洪救了你父亲,你能有今天?就因为他不借给你钱,你就要置他于死地吗?” 曹洪堪称三国时期的 “顶级富豪”,其家产之丰厚甚至让曹操都忍不住调侃。这位曹操的堂弟不仅是曹魏战功赫赫的元勋,更是个天生的理财高手,靠着早年的战场缴获和精准的投资,积累了惊人的财富。 曹洪的发家史颇具传奇色彩。早在讨伐董卓时期,曹操在荥阳遭遇惨败,连坐骑都被敌军射杀。危急关头,正是曹洪让出了自己的战马,还说了句流传千古的豪言:“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 这番忠勇之举不仅救了曹操的性命,更让曹洪在曹魏集团站稳了脚跟。此后,曹洪南征北战,在作战中缴获大量战利品,这是他原始资本的重要来源。 但真正让曹洪富甲一方的,还是他过人的经济头脑,他在各地广置田产,还经营着盐铁、酿酒等暴利行业。 有趣的是,曹洪这位顶级富豪却是出了名的吝啬,平时穿衣吃饭都极为节俭,甚至到了抠门的地步。 有一次曹操出征前宴请诸将,曹洪特意带来自己家酿的酒,却只给每人倒了一小杯,引得众人暗中发笑。 曹丕当了世子后,因喜好交游、讲究排场,需要大量钱财。入不敷出的曹丕,有一次手头实在紧,便派心腹侍从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前往曹洪府邸。信中言辞恳切,说自己 “近有急用,望叔父相助,日后必当奉还”。 然而侍从很快就灰溜溜地回来了,带回的只有曹洪那句冷冰冰的答复。曹洪表示自己其实很穷,实在没有余钱可借。 曹丕听后十分不快,他知道这不过是曹洪的托词,因为就在不久前,曹洪还购置了大量田产。 不死心的曹丕亲自登门拜访,旁敲侧击地提起借钱的事。曹洪却顾左右而言他,最后实在绕不过去,才不情不愿地拿出一百匹绢送给曹丕,算是 “聊表心意”。 这一百匹绢在当时虽然也算贵重,但对于急需用钱的曹丕来说,却是杯水车薪,更像是一种羞辱。 曹操病死后,曹丕成了魏王,不久后又强迫汉献帝禅位,完成了“以魏代汉”。曹丕在稳定朝局后, 开始腾出手来清算旧账。恰在此时,曹洪家的门客犯了法,按律应当连坐,给了曹丕报复的绝佳借口。 曹丕下令将曹洪逮捕入狱,紧接着又下旨判处曹洪斩刑,没收全部家产。 消息传到后宫,卞太后(曹丕的母亲)勃然大怒,她知道儿子这是在公报私仇,借题发挥报复当年借钱被拒之仇。 卞太后赶到曹丕的寝宫,不等通报就闯了进去,指着曹丕的鼻子怒斥道:“当年在荥阳,如果不是子廉舍命相救,你父亲早就死在乱军之中了,哪还有你的今天?就因为他当年没借给你钱,你就要置他于死地吗?” 曹丕对母亲卞太后解释说:“曹洪目无国法,理应严惩。” 卞太后见儿子不肯松口,转而去找郭皇后(曹丕的皇后),对她说:“如果曹洪今天死了,我明天就废了你这个皇后!” 郭皇后吓得赶紧去向曹丕求情,哭着哀求他放过曹洪。 与此同时,朝堂上的大臣们也纷纷上书劝谏,历数曹洪的功绩,请求曹丕从轻发落。他 在母亲、皇后和群臣的多重压力下,曹丕陷入了两难境地。处死曹洪,确实能解心头之恨,但会落下公报私仇、诛杀功臣的骂名;放过曹洪,又觉得咽不下这口气。 经过几天的权衡,曹丕最终做出了妥协 ,赦免曹洪的死罪,但依旧没收他的全部家产,并将他削职为民,逐出洛阳。 曹洪虽然捡回了一条性命,但失去了所有财产和官职,从元勋、顶级富豪一落成为平民百姓。曹洪出狱后,曾经门庭若市的府邸变得冷冷清清。 卞太后对曹丕处理曹洪的方式仍然十分不满,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曹洪的同情。 有一次宫廷宴会上,卞太后特意召见曹洪,赏赐给他大量财物,还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子廉是功臣,理应受到尊重。” 这番话让曹丕十分尴尬,却也无可奈何。 几个月后,大概是在母亲的持续压力下,也可能是曹丕自己良心发现,他终于下诏归还曹洪的部分财产,并恢复了他的爵位。 但实际上,曹洪的大部分财产并没有真正归还,他的权力也也无法恢复到从前的水平。 这场持续数年的借钱风波,最终以一种不尴不尬的方式落幕。曹洪虽然保住了性命,却彻底失去了往日的权势;曹丕虽然发泄了私愤,却在历史上留下了心胸狭隘的污点。 后来曹丕病死,魏明帝曹叡即位。曹叡对曹洪十分尊敬,不仅完全归还了他的财产,还任命他为骠骑将军,让他得以安享晚年。
214年,毒士贾诩正在家中会客,突然得到消息谋士荀攸病逝,贾诩脸色大变,赶忙撵走
【2评论】【2点赞】
苏米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