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大庆油田发现者谢家荣吞下一整瓶安眠药,在家中自戕。第二天,妻子吴镜侬

烟雨评社 2025-08-04 15:13:43

1966年,大庆油田发现者谢家荣吞下一整瓶安眠药,在家中自戕。第二天,妻子吴镜侬在他身边发现了一张字条,上面短短十个字令人泪目。 大庆油田的发现,功劳被埋藏了几十年,真正为油田画出藏宝图的人,叫谢家荣,他的名字和贡献,却被一段扭曲的历史刻意埋没了。 这不只是一场学术荣誉之争,背后是一个人的悲剧,和科学真理同一时期的政治叙事之间,一场漫长又残酷的较量。 要搞懂这事,得看谢家荣到底干了什么。上世纪二十年代,所有人都说“中国贫油”,他偏不信。他直接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意思很简单:别光盯着海里,陆地上的植物也能变成石油。 这在当时,等于把教科书给撕了。他不是说说而已,他用脚在中国大地上画出了重点。他第一个命名了“松辽盆地”,又提出了“古潜山”找油概念。这都不是凭空猜想,而是给后来的大庆油田和华北油田,直接递上了勘探蓝图。 他的理论是一套能反复验证的操作系统。五十年代,他画的《中国含油远景图》,圈出了二十二个地方,后来的勘探证明,准确率高得吓人。可以说,他给中国石油工业装上了一个能持续找到油的“导航系统”。 就是这套被实践证明无比正确的科学理论,在那个疯狂的年代,成了他的“原罪”。一九六六年,风暴来了。他留过学,写过外文论文,这些都成了批斗他的靶子。他一生的心血“陆相生油”理论,被人当面骂成是“假的”,他亲手绘制的地质图,在自己家里被撕得粉碎。 八月八日,这位六十八岁的老人,在自己奉献了一辈子的地质科学院里,被强按在地上挨打,受尽屈辱。仅仅五天之后,他留下一张字条:“侬妹,我先走了,望你保重”,然后服下了安眠药。 他死了,但事情还没完。为了不牵连家人,儿子谢学锦只能对外说父亲是“心脏病突发”。因为在当时,“自杀”是“自绝于人民”的重罪,会毁了整个家庭。 几天后,妻子吴镜侬也追随他而去。他没留下遗产,连骨灰都没能留下,家人最后只能把他用过的一个地质罗盘,放进一个空骨灰盒里作纪念。 “自杀”这顶政治帽子,像一个诅咒,纠缠了这个家庭很多年。一九七三年,他的孙子谢渊泓考上了大学,成绩、推荐都过关,最后却因为“祖父自杀”的政审结论被刷了下来。一个家庭的命运,就这样被一个虚构的死因给卡住了。 油田在源源不断地出油,但发现它的人和理论却被抹去了。好在,地下的石油不会说谎。一九七八年,谢家荣的老同事,院士黄汲清,直接给邓小平写了一封信,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信里说得很明白: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地质力学没多大关系,谢家荣的功劳被埋没了。 黄汲清的底气,不是来自私人交情,而是来自科学事实。他手里的武器,就是谢家荣那些公开发表的论文、报告和预测,这些都是白纸黑字的铁证。想修正一段固化的历史,阻力巨大。 但真相就像石头缝里的草,总会找到出路。随着黄汲清的回忆录出版,谢学锦多年的奔走呼号,越来越多的证据浮出水面。当塔里木油田从古生代地层出油时,人们才发现,这早在谢家荣五十年代的预测之中。 谢家荣的功绩,其实已不需要任何文件来证明。那些从松辽、华北、塔里木盆地奔涌而出的石油,就是他最坚硬的墓碑。 信源:中国能源新闻网——能源人物丨他是发现大庆油田的大功臣——谢家荣;中国电力报——他是发现大庆油田的大功臣

0 阅读:1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