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职业真的是太爽了。每天早上醒来,不用挤地铁,不用打卡,不用看老板脸色,只做自己喜欢的事,能够自由支配时间,还能养活自己。 本世纪最典型、最舒服的自由职业,必须是博主和网红。他们可能是午后在咖啡馆写脚本的知识博主,也可能是拥有几百万粉丝的旅行博主,或者是几十万粉丝的带货博主。他们不靠公司发工资,可以自己决定一个月直播多少次。如果感觉自己不开心,还可以立刻买张机票去任何一个地方度假。 自由职业不是躺平,相反,它需要更强的自律。没有人催你,但你知道如果做不出好的内容,就可能没有饭吃;没有人管你,但你知道每一次内容的敷衍都是在砸自己的招牌。 恰恰又是这种压力,能让人活得非常痛苦且清醒。因为一个创作者如果过得太安逸,那肯定不会产出什么优质的内容,这一点在我身上也得到了印证。我去年刚毕业,第一份工作让我非常痛苦。但那段时间,反而产生了很多优质的内容。你的时间,你的价值完全由自己决定,接不接这个广告、涨不涨这个价钱、今天工作还是休息,每一个选择都真实地反馈在你的生活里。没有大公司的缓冲带,但也少了那些繁琐的会议、办公室政治、浪费生命的流程以及复杂错综的人际关系。经常被穿小鞋和被算计的人,肯定深有感触。 这种生活看似非常不稳定,但是按月领工资,然后每天都有可能突然被裁员,这不也是不稳定吗?自由职业者的不稳定,是亲手掌控风险的自由。他们可能这个月赚5万块钱,下个月只赚5000块钱。这种不稳定中夹杂着让人期待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你内心会有一种对生活的奔头,觉得未来可期。这种感觉就好像刮彩票的时候有几率中大奖一样,尽管概率非常小,但你还是很期待自己能中。 但最让人羡慕的,其实不是自由职业的收入,而是那种活法。工作不再是为了熬到周末,而是生活本身。旅行博主可以边旅行边接单,一个独立音乐人可以在深夜灵感迸发时,直接录歌到天亮,一个带货主播可以因为一次爆单,换来后面好几个月甚至半年都不用再干活。 当然,这条路确实不好走,要对抗焦虑、孤独和自我怀疑。可那些咬牙坚持下来的人,最后一定能在某种程度上赎回之前付出的时间。他们可能未必大富大贵,但是你知道,这些人身上肯定没有“班味”,而且“活人味”一定很重,就是那种没有被生活磨灭的鲜活感。 也不知道我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体验一下自由职业,享受那种时间自由的感觉。
“我们家,遇到了最坏的恶”,这是许敏唯一在直播间说的一句话。潘律师曾直言,论口
【5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