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8月1日报道称:日本与欧盟对美国做的重大让步,据说让中国感到震惊,中国也许庆幸自己得到的结果没那么差,估计中国也震惊于美国可以如此毫不避讳地以实力与市场为胁迫,欧盟、日本只能忍痛在美国的压力和实力下妥协,而美国已开始以关税作为获取其他地缘政治利益的武器。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2024年吸收了日本20%的出口和欧盟15%的货物出口,对两国经济至关重要。 特朗普政府自2025年初上台后,迅速实施“对等关税”政策,4月2日宣布对全球进口商品加征10%至145%的关税,其中对日本汽车和金属征收25%,对欧盟商品征收20%。 这些高关税威胁直接冲击了日本和欧盟的出口经济。 日本汽车工业占其出口的37%,欧盟对美出口的汽车和奢侈品也面临巨大损失,面对美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两国别无选择,只能通过谈判降低关税。 美国的关税策略远不止经济考量,特朗普政府将关税作为地缘政治工具,试图重塑全球贸易规则并孤立中国。 2025年4月,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公开表示,关税政策旨在“包围”中国,迫使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国与美国联手对抗中国。 欧盟和日本的妥协被视为美国“分而治之”策略的成功,通过对盟友施加关税压力,美国迫使它们在经济上更依赖美国,同时削弱它们与中国的合作。 2025年5月,中国商务部警告各国不要通过损害中国利益来换取美国关税豁免,强调这将导致“双输”局面。 面对美国的高压政策,中国选择多元化战略,2025年第一季度与东盟贸易额增长15%,与非洲的“一带一路”合作项目增加20%。 日本和欧盟的妥协让中国意识到,美国的关税武器正在重塑全球贸易格局,迫使中国在外交和经济上更主动。 美国的高关税政策推高了全球商品价格,2025年全球贸易增长预计仅为2.5%,日本和欧盟的妥协虽然暂时避免了更严重的贸易战,但也导致其国内企业成本上升。 欧盟的奢侈品行业和日本的汽车制造商预计利润将下降10%至15%。 美国的策略加剧了全球供应链的碎片化,2025年越南和墨西哥对美出口下降12%,显示中小国家也在贸易战中受到波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持续的关税战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0.4个百分点,通胀上升1.2个百分点。 中国的稀土限制和对美关税报复虽然有效,但也推高了全球高科技产品的成本,影响了从智能手机到电动车的供应链。 日本与欧盟对美国的妥协,凸显了美国以关税为武器的地缘政治策略,2025年的全球贸易格局,因美国的高压政策而加速分裂。 中国虽未像日本和欧盟那样做出重大让步,但也面临市场和供应链的压力,中国需通过多元化经济合作、技术自立和多边外交,抵御美国的地缘政治围堵。 这场博弈不仅是经济较量,更是全球秩序的重塑,中国如何在对抗与合作间找到平衡,将决定其在未来贸易战中的地位。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加坡联合早报8月1日报道称:日本与欧盟对美国做的重大让步,据说让中国感到震惊,
小加娱的史书
2025-08-02 18:15:5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