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泰停火后,又一中国邻国突生巨变,领导人就此下台,出口中国的稀土要转卖美国? 原本身兼总理、国防军总司令等多职的他,现在虽然卸下总理头衔,但新成立的“国家安全与和平委员会”却把国防、情报、民族事务等核心权力攥得更紧。 这就是军政府换了件“文官外衣”继续掌权。缅甸官方解释说这是为了推动经济复苏,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敏昂莱这招“以退为进”背后,藏着应对三重压力的考量。 第一重压力来自柬泰停火后的地缘格局变化,柬埔寨和泰国的冲突让缅甸看到,东南亚稳定离不开中国的协调能力。敏昂莱改组政府,多少有点向中国示好的意思,毕竟中缅经济走廊项目涉及数百亿美元投资,缅甸不想因为政局动荡砸了自己的饭碗。 但另一边,美国也没闲着。特朗普政府最近小动作不断,又是对缅甸加征40%的关税,又是频繁接触缅甸地方武装,盯上的正是缅甸丰富的稀土资源。 说到稀土,这就不得不提缅甸面临的第二重压力,作为全球第三大稀土出口国,缅甸的重稀土如镝、铽等,是制造导弹、芯片、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材料。2024年中国进口的稀土里,超过一半来自缅甸。 但美国一直想打破中国在稀土产业链上的主导地位,特朗普政府最近秘密接触控制稀土矿的克钦独立军,开出的条件很诱人,只要把原本卖给中国的稀土转卖给美国,就逐步解除制裁、降低关税。 第三重压力来自缅甸国内的经济困境,军政府掌权四年多,缅甸通胀率飙升到34%,76%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再加上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服装、海产品等支柱产业出口锐减,财政状况捉襟见肘。 敏昂莱改组政府,很大程度上是想通过“恢复常态化治理”的旗号吸引外资,尤其是美国抛出的“印太经济框架”橄榄枝。但这步棋风险不小,一旦在稀土问题上得罪中国,中缅边境贸易和投资可能瞬间缩水,到时候缅甸经济怕是要雪上加霜。 佤邦联合军控制的掸邦矿区来说,那里的稀土矿场直接由中国企业管理,工人用的是中文标识的设备,开采出来的矿石通过200公里的公路直接运往中国边境。 缅军这会儿正玩着“脚踩两条船”的把戏,就说今年7月吧,克钦独立军跟政府军在八莫抢地盘那会儿,中国从缅甸进的稀土量一下子就少了一半,这种边境冲突搅得供应忽高忽低的情况,其实早给咱们敲了警钟。 现在缅甸政局虽然表面平静,但暗流涌动。敏昂莱的权力调整究竟是权宜之计,还是为未来大选铺路,还有待观察。不过有一点很清楚,在中美博弈加剧的背景下,缅甸这个东南亚国家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影响地区稳定和全球产业链格局的关键变量。
马来西亚去年索要中国稀土技术不成,不仅关了中国当地的厂还转头就找上了美西方,结果
【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