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周四宣布,特朗普总统将维持10%的全球最低关税,而对美国贸易顺差国家的进口产品将面临15%或更高的关税。 白宫在7月31号午夜前几小时发表了一份声明,这是特朗普上个月第二次设定的最后期限。 白宫赶在7月最后一天的午夜钟声敲响前,扔出了一份关税声明,特朗普总统决定维持10%的全球最低关税,但对那些赚美国钱的国家,可就不客气了,15%甚至更高。 这可不是临时起意,而是踩着特朗普自己设定的最后期限来的,活像考试交卷前最后一分钟填完答题卡。 美国这次把贸易伙伴分成了三类:给美国“送钱”的国家只收10%的“友情价”;稍微赚了美国点钱的国家收15%左右的“普通价”; 而赚得太多又没和美国谈拢的国家,那就直接上“豪华套餐价”了。加拿大就被特别“关照”,关税从25%提到了35%,不过美墨加自贸协定里的商品倒是逃过一劫。 至于其他国家嘛,瑞士产品被征39%,南非30%,泰国和柬埔寨这对“难兄难弟”都是19%,印度25%,台湾地区20%。 日本最意外,原本以为税率会温和些,结果被定了24%,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直接用了“非常遗憾”四个大字,首相也赶紧成立对策本部,生怕中小企业扛不住。 美国财长贝森特更绝,关税大棒刚挥完就警告各国:“都别动啊,谁报复谁倒霉!你不还手,这就是最高价了; 你要还手,咱就继续加码!” 这语气,活像 playground 里抢了别人玩具还威胁“告老师就揍你”的孩子王。 欧盟可没被吓住,直接宣布9日投票表决反制措施。欧盟贸易委员谢夫乔维奇一边说“不合理的关税只会适得其反”。 一边亮出底牌:欧盟的回应将是“冷静、有步骤且团结一致”的——翻译成人话就是“拳头已经捏紧了”。 法国政府更点名谷歌、亚马逊、苹果等美国科技巨头,暗示反制清单就瞄准它们。这招挺聪明,你动我的钢铝,我就打你的硅谷摇钱树。 其实这轮关税大战早就有苗头。今年4月特朗普就签了行政令,对所有贸易伙伴先收10%“入场费”,再对“大赚美国钱”的国家额外加码。 当时中国被定了34%,欧盟20%,日本24%。如今三个月过去,美国发现有些国家没谈拢,干脆把政策细化成“三六九等”,还顺手调高了几家的“会员费”。 专家们对这套操作直摇头。对外经贸大学的吕越教授点出关键:这政策既违背经济学“比较优势”原理,又踩了世贸组织“非歧视原则”的红线。 耶鲁大学更算过账:若真搞20%全面关税加别国报复,普通美国家庭每年得亏3800美元可支配收入。 彼得森经济研究所的玛丽·洛夫利说得更直白:“60%关税?那简直是给经济系统灌砒霜!”她预测一些商品会直接从美国货架消失,而通胀可能再涨1%。 最让人捏把汗的是全球供应链。美国一旦把实际关税率从2.4%提到25.1%,将是1910年以来最高水平。汽车、电子这些产业链环环相扣的行业,采购成本可能暴涨40%。 美国国家零售联盟已经发现苗头:零售商们正拼命提前囤货,港口货运量暗流涌动,显然都在为供应链地震做准备。 还有个“配套政策”容易被忽略:7月30日特朗普签令,取消全球800美元以下包裹的免税待遇,8月29日起统统征税。 这下跨境电商平台如Shein、Temu可傻眼了——低价直邮的“黄金门票”被没收了。以后美国人想网购件20美元的T恤?先交关税再说! 世贸组织前总干事阿泽维多早就警告过,关税战一旦开打,“所有人都是输家”。如今各国摩拳擦掌的反制措施,欧盟的科技税、日本的产业救济、东南亚的供应链转移,都在印证这个预言。这场午夜宣布的关税新政,或许正把全球经济推向下一个“震荡模式”。 参考资料:推迟7天!美国关税,最新! 2025-08-01 12:43·证券时报
白宫周四宣布,特朗普总统将维持10%的全球最低关税,而对美国贸易顺差国家的进口产
观今言史啊
2025-08-01 13:19: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