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64年,68岁的郭子仪凯旋,唐代宗却满面愁容:“郭令公功高,无可封赏,奈何?”郭子仪当下觐见:“老臣家中妻妾已老,陛下再赐臣几位娇妻美妾足矣!” 紫宸殿的梁柱上还挂着庆功的红灯笼。 唐代宗捏着玉玺的手指猛地一顿,玉印边缘在龙案上磕出轻响。 满朝文武都低着头,靴底碾着金砖的声音在殿里飘,像谁在暗地磨牙。 谁都知道,郭子仪这话说得有多荒唐。 平定安史之乱他是首功,收复两京他是主帅,连吐蕃兵临城下时,都是他单骑闯营吓退敌军。 如今官至太尉、尚书令,封汾阳郡王,真要论封赏,怕是得把半个长安城给他。 郭子仪的朝服袖口磨出了毛边。 他垂着手站在殿中,花白的胡须在胸前微微晃动,眼神里半点玩笑的意思都没有。 “陛下,”他的声音带着沙场风沙磨出的粗粝,“老臣征战半生,家中妇人多已鬓发斑白。 若能得陛下赐几位年轻女子,也能替她们分担些家事。” 站在旁边的宰相元载差点笑出声,又赶紧憋回去,肩膀抖得像揣了只兔子。 谁不知道汾阳王府的后院比军营还规整? 郭子仪的夫人王氏当年随他守河阳,敌军射来的箭擦着发髻飞过,她都能稳稳端着汤药不洒一滴。 唐代宗盯着郭子仪看了半晌。 殿角的铜壶滴漏“滴答”响,把空气泡得发涨。 他忽然想起去年郭子仪自请解职的奏折,字里行间全是“老臣昏聩,恐误国事”。 又想起吐蕃退军后,郭子仪把缴获的牛羊全分给了边关将士,自己只留了几匹老马。 “准了。”皇帝的声音在大殿里炸开,“朕就赐你八名美人,再赏些锦缎珠宝,替她们添置妆奁。” 郭子仪立刻跪下谢恩,额头磕在金砖上,闷响震得人耳朵发麻。 消息传到汾阳王府时,王氏正在翻晒过冬的棉衣。 听到赏赐美人的事,她手里的木槌“当啷”掉在石台上。 侍女吓得脸都白了,她却突然笑起来:“这老东西,又在耍心眼。” 当天下午,王府就腾出了东跨院,收拾得窗明几净,连廊下都摆上了新栽的月季。 有人偷偷议论,说郭令公真是老糊涂了,六十多岁还贪美色。 这话传到军营,老兵们却红了眼眶——当年邺城兵败,郭子仪把自己绑在囚车上游街谢罪,也是这般任人指指点点。 没过多久,长安城里就传开了新鲜事。 说汾阳王府夜夜笙歌,郭令公带着新纳的美人在花园里宴饮,喝多了还会搂着美人唱家乡的小调。 更有人看见,郭子仪在市集上跟商贩讨价还价,为了几文钱争得面红耳赤。 唐代宗听了这些传闻,正在批阅奏折的手渐渐松快下来,笔尖在纸上晕开一小团墨。 那年冬天,郭子仪带着新纳的妾室去逛灯会。 有个年轻侍卫看不惯,在背后嘀咕:“枉他还是平定乱世的英雄。” 这话恰好被郭子仪听见,他非但没生气,反而笑着拍那侍卫的肩膀:“英雄也得吃饭睡觉,不然早饿死在沙场了。” 侍卫后来才知道,那些美人都是郭子仪让家人假扮的,真正的赏赐全换成了粮食,悄悄运去了遭灾的河南。 世人总说伴君如伴虎。 却忘了老虎也怕比它更强大的猎物。 郭子仪这一手“自污”,看似荒唐,实则是把自己的爪牙亮给皇帝看——你瞧,我想要的不过是这些俗气玩意儿,对你的龙椅半分心思都没有。 这世上最聪明的生存之道,往往藏在最笨拙的姿态里。 信息来源:综合参考《旧唐书·郭子仪传》《资治通鉴·唐纪》及唐代藩镇相关史料整理撰写
李元吉也是够惨,玄武门兵变后丢人性命,他的五个儿子:李承业,李承鸾,李承將,李承
【15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