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赵琳夜闯敌占区为八路军送情报,不料却追来了两只狼,他急中生智爬上一棵大枣树,但不幸又遇到一队日军。然而日军队伍中突然发生爆炸,不但炸死了很多日军,还把两只狼吓跑,意外救了赵琳一命。
赵琳,1915年出生在河北保定一个贫农家里,从小跟着爹娘干农活,练就了一身硬骨头。1937年,日本鬼子大举入侵,保定沦陷,他亲眼看着村子被烧,乡亲被杀,心里的火一下就起来了。那年,他22岁,扔下锄头,跑去投奔八路军,编进了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敌工部。敌工部是啥?就是专门跟敌人对着干的部门,收集情报、破坏敌方补给、干掉汉奸,活儿苦,风险大。赵琳不怕苦,凭着胆大心细,很快就成了骨干。他跑过封锁线,炸过铁路,干过不少让日军头疼的事儿,战友都说他是个硬汉。 1943年5月,赵琳正在赞皇县摸敌情,突然接到命令:送一封密信到太行山根据地。这信可不是普通的纸片,里面装着日军扫荡计划的情报,关系到几百号战友的命。时间紧,他没多想,换上破棉袄,装成逃难的老百姓,连夜出发。为了不被搜出啥线索,他没带枪,赤手空拳就上了路。敌占区到处是岗哨,他低着头,绕着小路走,硬是闯了过去。
出了敌占区,前面是无人区,这地方被日军祸害得没人烟,野草长得比人高,风一吹跟鬼哭似的。赵琳攥紧密信,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点送到,别出岔子。 走到半路,赵琳觉着不对劲,回头一看,两只狼在后面跟着,眼睛在黑夜里发绿光。那时候无人区啥吃的都没有,狼饿得狠,见人就咬。他心里一紧,知道跑不过狼群,赶紧找了棵大枣树爬上去。树不高,但够粗实,他手脚并用上了树,狼就在下面转悠,爪子挠树干,喉咙里咕噜咕噜响。赵琳坐在树杈上,喘着粗气,手被枣刺划出血也不敢动。他跟狼耗着,腿都冻僵了,足足两个钟头,狼还不走。他知道,再耗下去,自己体力撑不住,任务也得黄。 就在这节骨眼上,远处亮起火光,一队日军扛着枪过来,估计是巡逻的。赵琳赶紧缩在树上不敢出声,心想这下完了,狼在下面,日军在上头,跑都没地儿跑。可还没等他想出招,日军那边突然“轰”一声巨响,炸得地都抖了。原来,游击队早在这条路上埋了地雷,日军踩上了,当场炸死十几个,剩下的人乱成一团。狼听到爆炸声,吓得夹着尾巴跑了。赵琳趁乱从树上下来,也顾不上疼,撒腿就往根据地方向跑。
赵琳跑了几十里路,鞋都磨破了,脚底全是血,身上那件破棉袄也湿透了。他咬牙撑着,快到根据地时实在没劲儿,摔倒在路边昏了过去。第二天,游击队打完仗回来,在路边发现他,见他还有气,赶紧抬回营地。密信从他怀里掏出来,送到首长手里,里面的情报让根据地及时调整部署,躲过了一劫。赵琳醒过来时,战友告诉他,那爆炸是游击队的功劳,日军偷袭的计划彻底泡汤了。他咧嘴笑了笑,说:“命大,任务没丢就好。” 赵琳养好伤,又上了战场。1944年,他带着小队夜袭日军据点,炸了碉堡,给根据地争取了喘息时间。1945年抗战胜利,他被评为“抗日英雄”,但他没闲着,回乡帮着修水渠、种地,带着乡亲们重建家园。晚年,赵琳常坐在村口,跟孩子们讲抗战的事儿,说得最多的是那次送密信的经历。他说:“那时候不怕死,就怕任务完不成。”他一直活到晚年,把一辈子都献给了家乡和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