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不傻,没有收割到中国这块大肥肉,就是坚持不降息,硬挺到七月份,说白了,就是

非常盘点中 2025-07-27 12:34:07

美联储不傻,没有收割到中国这块大肥肉,就是坚持不降息,硬挺到七月份,说白了,就是在等中国先撑不住。 截至 2025 年 6 月,美国国债规模已突破 36.2 万亿美元,每年利息支出高达 1.5 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军费的 1.2 倍。 按常理,如此沉重的债务负担本应迫使美联储降息以减轻压力,但现实却是美联储连续三次维持利率在 4.25%-4.5% 区间,甚至暗示可能推迟降息。 这种反常行为的背后,是美国试图通过高利率制造全球资本回流,进而迫使中国等新兴市场出现金融动荡,最终在关键问题上让步。 美联储的算盘打得很精,历史上每次加息,拉美、东南亚这些新兴市场都会被割韭菜。上世纪 80 年代美联储暴力加息到 20%,直接把拉美国家推进 “失去的十年”。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前,美联储 13 个月内七次加息,导致泰铢崩盘,马来西亚林吉特暴跌 60%。这些套路屡试不爽,美国通过美元霸权把危机转嫁给别国,自己却能全身而退。 可这次情况不一样了,中国没像过去那些国家一样倒下。中国央行早早筑起防火墙,资本管制让热钱进得来出不去,3 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稳稳托住汇率。 更关键的是,中国经济结构变了。2025 年一季度 GDP 增长 5.4%,装备制造业、新能源车出口暴增 28%,“一带一路” 沿线贸易占比超过 50%,根本不怕美国单方面施压。 美联储不降息还有更深层的考量,维护美元霸权比什么都重要。美元占全球外汇交易的 90%,一旦降息导致美元贬值,国际投资者可能抛售美债,动摇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 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反复强调,美联储不会急于调整利率,就是要向市场传递 “美元依然坚挺” 的信号。 通胀压力也是个大问题,尽管美国核心通胀从高位回落,但仍顽固地徘徊在 2% 以上。新一届政府加征关税的举措,从钢铁到日用品,成本层层传导到终端市场,可能再次推高物价。 美联储担心现在降息会释放错误信号,让通胀反弹失控。 然而,美国自己也不好过。2025 年一季度 GDP 萎缩 0.3%,消费者信心指数跌到 70 多年来的谷底。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反而让进口商疯狂囤货,贸易逆差飙升到 1620 亿美元,拖累经济增长。 更要命的是,美国国债的利息支出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2024 财年利息就占联邦支出的 14%,相当于每 5 美元财政支出就有 1 美元用来还债,根本没钱搞基建和民生。 这场博弈的关键,或许就看谁能在这场耐力赛中笑到最后。中国有实体经济做支撑,新能源车、光伏这些 “新三样” 出口增长 28%,内需市场稳步回暖。 而美国靠借债维持的繁荣越来越脆弱,一旦资本回流速度放缓,高企的利率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美联储的坚持不降息,本质上是一场豪赌。美国试图通过高利率制造全球动荡,迫使中国在贸易、科技等领域让步。 然而,中国凭借充足的外汇储备、有效的资本管制和强劲的经济韧性,成功抵御了冲击。更重要的是,中国通过产业升级和科技突围,正在重塑全球经济格局。 当美国国债利息吞噬财政、关税推高通胀、美元霸权加速衰落时,中国却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建立优势,赢得国际社会的信任。这场博弈的最终结果,或许不是中国撑不住,而是美国的策略彻底失效。

0 阅读:1913

猜你喜欢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