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都无法解释!“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来临之前,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每年

承载盘点 2024-11-07 15:51:42

"科学都无法解释!“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来临之前,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每年都会组织一到两次针对自然灾害的疏散演练,甚至还先后两次向教育局申请资金,对学校年久失修的教学楼进行加固。   2007年9月的一个清晨,叶志平站在桑枣中学的操场上,望着远处的青山,心中充满了忧虑。 他刚刚结束了一次全校性的地震疏散演练,学生们的表现并不理想。 “再来一次!”他果断下令,引来了周围教师的不满和抱怨。   “叶校长,我们还有课要上呢!”数学老师李明忍不住抗议道。 叶志平严肃地回答:“安全比什么都重要。如果发生地震,你们能保证学生的安全吗?”   这番话让在场的老师们陷入了沉默。 然而,叶志平知道,他的决定在学校内外都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家长们抱怨孩子们的学习时间被占用,同事们私下里议论他是在“瞎折腾”。   就在一周前,叶志平再次向县教育局提交了加固校舍的申请。 这已经是他两年内的第二次申请了。 第一次申请被直接驳回,理由是经费紧张。 这一次,他甚至被叫去局里谈话。   “叶校长,你是不是太敏感了?”教育局长王建国皱着眉头说,“我们这里几十年都没有发生过大地震,你非要把钱花在这上面,是不是有点浪费?”   叶志平坚持道:“宁可千日无震,不可一日无防。我们不能拿学生的生命安全开玩笑。”   王局长叹了口气,“行吧,我会考虑的。不过你要记住,提高升学率才是你的主要任务。”   回到学校后,叶志平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他开始琢磨如何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经过反复思考,他创作了一套“三字经”安全口诀:“地动时,莫惊慌;抓住桌,蹲下藏;离开前,关电源;快撤离,莫回头;到操场,莫乱走。”   他要求全校师生都必须背诵这段口诀,并在每次演练中实践。 起初,很多人觉得这很可笑,但叶志平的坚持让大家慢慢接受了这个做法。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突然袭来。 当地面开始剧烈摇晃时,桑枣中学的师生们仿佛条件反射般迅速行动起来。 “地动时,莫惊慌;抓住桌,蹲下藏...”学生们默念着熟悉的口诀,有条不紊地进行自我保护。 教师们冷静地指挥学生撤离,短短1分36秒内,2300多名师生安全撤离到操场。 当他们站在操场上回头望去,只见教学楼摇摇欲坠,墙体出现了大面积裂痕。 然而,由于之前的加固工程,建筑虽然受损但并未倒塌。   与此同时,周边的其他学校却遭受了严重的打击。 距离桑枣中学不到5公里的安县中学,教学楼在地震中轰然倒塌,造成数百名学生伤亡。 悲剧的消息传来,让桑枣中学的师生们更加珍惜眼前的平安。   地震过后,桑枣中学成为了重要的安置点。 由于校舍相对完好,大量的灾民涌入学校寻求庇护。 叶志平立即组织师生开展救援工作,将教室改造成临时住所,食堂24小时不间断供应热食。   一位失去家园的老人握着叶志平的手,泪流满面地说:“叶校长,要不是你的学校,我们都不知道该去哪里。”   叶志平心中百感交集。 他想起了那些质疑的声音,想起了自己曾经面临的压力。 此刻,他深深感受到自己坚持的意义。   叶志平的事迹很快传遍全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许多学校开始效仿桑枣中学的做法,定期进行安全演练。 教育部门也开始重新审视学校安全问题,制定更加严格的安全标准。   2010年,叶志平被邀请到北京参加一个全国性的教育安全会议。 会上,他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思考。   “安全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教育的基础。” 他说,“我们必须让每一个孩子都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这可能会在关键时刻救他们一命。”   这次会议成为了一个转折点。   此后,全国范围内的学校安全教育得到了显著加强。 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安全演练,将安全教育纳入日常课程。   叶志平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教育中坚持正确决策的重要性。 它提醒我们,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应该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在未来,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学生安全的港湾,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信源:开化新闻网2011.9.10《记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和“点赞”,方便您下次看到更加精彩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感谢支持。

0 阅读:0
承载盘点

承载盘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