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8月,第六机床厂供销科职员陈掖贤几天没来上班,也没有请假。同事担心他,

梦想者的思考 2025-07-27 12:29:31

1982年8月,第六机床厂供销科职员陈掖贤几天没来上班,也没有请假。同事担心他,去到他家里看望,闻到一股浓重的臭味。打开房门一看,只见“陈掖贤已经shang diao多日”,家里一贫如洗。 1941年,“父亲”陈岳云把12岁的陈掖贤叫来,说:“娃娃,我不是你的亲生父亲,你八叔才是。”陈掖贤只是以为“父亲”开玩笑,嫌弃自己太调皮了,编谎话来吓唬自己的。6年后,一次与姐姐聊天,姐姐含泪讲:“掖贤,你亲生爸爸就是八叔,妈妈是个抗日英雄,听说牺牲多年了……” 陈掖贤这才知道:“自己的爸爸名叫陈达邦,母亲名叫李一超(本名李坤泰,学名李淑宁,笔名李一超),他们在苏联留学时相识相恋,结了婚。后来,身怀六甲的母亲奉命回国,在宜昌生育了自己,给自己取乳名‘宁儿’,把自己送到伯伯家抚养,又去执行任务去了……” 后来,与亲生父亲陈达邦相认后,陈掖贤才知道:“父亲也在苦寻母亲,但是并没有找到,只知道母亲可能已经牺牲了,就是不知道牺牲在哪里?”即使这样,父子俩也没有放弃寻找。此后,陈掖贤从人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工业学校担任教员。 直到1957年,在亲属们的不断寻找下,母亲李一超终于找到了,她正是抗联著名的女英雄。当年,陈达邦、陈掖贤父子赶去了黑龙江,祭拜了牺牲的母亲。带着母亲的遗志,陈掖贤更加刻苦努力的工作,努力为国家做着贡献。 到了上世纪60年代,有感实事,陈掖贤写了一封措辞尖锐的意见信。送到上级处,上级读后沉默良久,讲:“他是个可怜孩子啊。”大度的上级没有追究此事。然而后来,这封信被有心之人看到后借机生事,陈掖贤遭遇艰难处境。 此后,他被调到第六机床厂供销科工作,背上了沉重负担。1974年,因为妻子长期生病住院,陈掖贤的工资捉襟见肘,常常几天吃不上饭。一次,他饿晕在家里,多亏同事们登门看望,才把他紧急送医去了。 1982年8月,陈掖贤又没来上班,也没有请假。同事们担心他,去到他家里看望,当即闻到一股浓重的臭味。打开房门一看,只见“陈掖贤已经shang diao多日”(妻子病逝了),他家里完全一贫如洗啊。

0 阅读:378
梦想者的思考

梦想者的思考

梦想者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