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弟30岁了才找到对象,舅舅却给他泼冷水:“要是女方要几十万彩礼,趁早算了吧!” 在农村地区,30岁是男生的分水岭,条件比较好的30岁之前就结婚了,30岁还没结婚的,后面也就很难找到对象了。 表弟在这个年纪找到对象,家里人说不开心是假的,但是舅舅却表现的十分理智。 舅舅并不是老古板,思想挺前卫的,平时跟我们年轻人也能打成一片,他反对高额彩礼,其实也不是不重视女方,只是这几年他经历的事情太多了。 在我们村,有几户人都因为支付高额彩礼,成了贫困户,不仅掏空了三代人的钱包,还负债累累,结婚几年了也没还清债务。 要是花几十万把婚结了,小两口没什么矛盾还好,偏偏因为结婚时借了不少外债,导致生活水平直线下降。 小两口一结婚,基本就陷入了水深火热当中,从谈恋爱时要啥男朋友买啥,到婚后要啥老公都没钱买,如此巨大的心理落差,足以让一个女生发狂,婚后经常闹矛盾,好像也就成了常态。 其中,有一个小伙还因忍受不了老婆的絮叨离婚了,不仅老婆没了,现在还有一屁股债等着他还,说是人财两空也不为过吧! 舅舅和舅妈十几年前就出门打工了,手上也有40多万的存款,但是一想到表弟结婚要买房、买车,如果再支付一笔高额彩礼,仅靠他们存款根本就不够,到时候估计要借不少钱。 当然,舅舅也不是不愿给彩礼,他预想的状态是,女方索要彩礼的数额不超过12.8万。 因为他之前已经仔细算过了,县城的房子首付要10左右,代步车10万左右,加上12.8万的彩礼,应该在35万左右,剩下5万正好可以给女方买五金。 至于办酒席之类的费用,可以用亲友给的礼金支付,理想情况下,表弟不用负债就能把婚结了。 要是女方要求20万或者30万的彩礼,他们就要借不少外债,小两口结婚后压力大不说,感情也容易出现问题。 在舅舅眼中,12.8万的彩礼,已经是家里竭尽全力拿出的态度了,如果女方还看不上,这婚不结也罢。 有不少人觉得,舅舅这样的想法有点偏激,但是他这样想似乎也没什么错,有多大能力,就办多大的事呗! 彩礼,起源于我国古代的“聘礼”制度,“三书六礼”中的“纳征”系其前身。是我国民间嫁娶活动中的一项传统习俗,兼具一定的文化与社会属性。 从文化传统来看,女方提出彩礼有深厚根基与合理性,可反观当下婚恋市场,彩礼已严重偏离其本义,异化为赤裸裸的物质交易筹码。 部分女性在索要彩礼时,往往带有盲目攀比心理,过分执着于既定金额,却忽视了男方的实际经济承受能力,导致双方矛盾频发。 现实生活中,多数男性其实并不抵触彩礼,问题在于一些女性的要求明显超出了实际。 倘若女方在提出彩礼时,能结合男方的经济实力,设定一个男方承受范围内的金额,相信许多男生都会乐意接受。 网络上,女性讨论彩礼时,经常将彩礼解读为“态度”问题,可是这一观念本身就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试想一下,倘若一个男生有8万存款,愿意给女方7万彩礼,这是不是足以证明他有足够的诚意? 然而,现实却是,有些女生即便知晓男方的家底,仍会提出一些远超男方实际实力的诉求。 例如,一个女生明明知道男友只有8万存款,但在索要彩礼时,却会以自我价值评估为主导——若她认定自己“值”18万彩礼,她只会认定自己预期的金额,并不会考虑男方的经济极限,甚至会要求男方举债应对。 她们口中的“态度”,从来都不是男生倾囊而出,而是男方能不能达到她们的预期。 当下这个时代,男生找对象确实不易,但是举债结婚,也并非明智之举。大家觉得呢?
刷到一个非常鸡贼的网购退款案例,买家网购裙子,到货后当场截短,但截短后又感觉版型
【20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