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20T“突击鹰”挂毫米波导弹,又一种武器让中国搞成了大白菜 近日,社交媒体平台的一张直-20T“突击鹰”直升机挂装新型导弹的照片,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这是一款采用了球形白色整流罩的新型远程反坦克导弹,即俗称的“白头弹”,使用了毫米波图像制导+双向数据链,也被称为“中国的硫磺石”。又有一种武器让中国搞成了大白菜。 这枚“白头弹”的核心在于它的“千里眼”,毫米波雷达导引头。毫米波是种穿透力极强的电磁波,能轻松看透战场上的烟雾和沙尘。 导弹发射后,这个聪明的“眼睛”能自主搜寻、锁定目标,完全不需要直升机继续用激光束指引。 更厉害的是它和载机之间的“热线”,双向数据链。这条看不见的线让导弹和直升机成了配合默契的搭档: 飞行员能随时给飞行中的导弹下达新指令,比如临时更换打击目标;导弹“看到”的战场实况和自身位置信息也能实时回传到直升机上; 这种模式,让打击高速机动的坦克装甲车变得异常精准,误伤友军或错过重要目标的概率大大降低。 这次的主角直-20T,可不是普通的运输直升机。它是在我军主力直-20通用直升机基础上强化升级的战斗突击型号。 最显眼的变化是加装了一对结实的短翼和配套的火控系统。这短翼就是它的武器平台,单侧就能挂载4枚反坦克导弹加一个19联装火箭巢,火力输出抵得上半个炮兵连。 直-20T的杀手锏在于完美融合了“运输”与“打击”双重能力: 它能一边为机降部队提供强大的空中火力掩护,清除地面威胁,一边同步将特种作战小队或关键物资精准投送至目标区域。 需要长途奔袭?拆掉武器挂架换上大型副油箱,作战半径立刻延伸至800公里,覆盖关键海疆。需要电子压制?挂上电子战吊舱,它又能化身为“空中电磁盾牌”,干扰压制敌方雷达。 这种“一机多用、按需切换”的模块化理念,让直-20T成为战场上高效灵活、性价比超高的核心节点。 军迷们爱说中国军工擅长“把高端武器打成白菜价”,这“白头弹”快速上机列装正是最新例证。但玩笑背后,折射的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整体实力的飞跃。 毫米波制导的AKD-10A并非孤例。它与红箭-20、蓝箭-21、天雷-1、CM-502KG等新一代机载导弹,共同编织了一张覆盖远中近、打击软硬目标的全谱系精确火力网。 这些导弹普遍采用多模复合制导(如毫米波+红外成像+激光)和强抗干扰数据链,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依然能保持九成以上的超高命中率。 令人惊叹的是列装速度,强大的现代化生产线保障了装备能够源源不断、快速交付一线部队,让战斗力生成不再受制于产能瓶颈。 同时,良好的成本控制和国产涡轴-10发动机的优异可靠性,使得部队能够进行更贴近实战、更频繁的实弹演练,飞行员底气更足,最终实现了战斗力与经济效益的双重跃升。 它彻底打破了“运输机”与“攻击机”的固有界限。过去,运输直升机往往需要武装直升机先清场才能降落。 现在,直-20T自身就能在投送兵力的同时,以凶猛火力压制和清除地面威胁,将整个机降作战流程压缩至分钟甚至秒级,为突击部队抢占决定胜负的黄金时间。 当类似技术路线的西方导弹尚属“精贵”装备时,我们的性能相当的“白头弹”已随着成群结队的直-20T,飞向祖国需要守卫的每一片蓝天。 参考资料:直-20系列直升机多任务能力发展与展望——航空科学技术
直-20T“突击鹰”挂毫米波导弹,又一种武器让中国搞成了大白菜 近日,社交媒体平
竹韵清风起
2025-07-26 16:38:05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