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月3日,美军司令李奇微从汉城逃跑前,专门在自己的司令办公室墙上留下一

熹然说历史 2025-07-26 00:13:42

1951年1月3日,美军司令李奇微从汉城逃跑前,专门在自己的司令办公室墙上留下一件睡衣和一句话,彭老总得知后断然下令:停止追击。后来证实,彭老总果然明智。 二战期间,李奇微历任美军82空降师师长、第18空降军军长,参与了意大利以及西欧的一系列战事。1943年7月在西西里岛登陆战役中,指挥该师实施美军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夜间空降作战。这些经历让他在美军中声名显赫,也为他后来在朝鲜战场的表现打下了基础。 而在万里之外的中国,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湘潭县石潭镇乌石寨彭家围子的一个贫下中农家庭。跟李奇微的军校出身不同,彭德怀是从底层一步步摸爬滚打上来的。1916年进入湖南湘军当兵。1922年考入湖南军官讲武堂,1923年毕业,任湘军连长。1928年7月与滕代远、黄公略率部发动平江起义,成立红军第五军,任军长。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军旅生涯。 朝鲜战争爆发后,沃尔顿沃克中将因车祸丧生后,李奇微接过了从1950年6月战争爆发后就在朝鲜参战的美国第八集团军的指挥权。此时的美军正处在最狼狈的时候,我国志愿军的攻势也是使得美第八军屡屡受挫,韩国军队就更加没有信心了,看见我国的志愿军便马上溃散。 当毛泽东询问出兵援朝谁挂帅合适时,彭德怀表示:"我服从中央的决定。"就这样,两位军事家在朝鲜半岛相遇了。 1951年1月初,志愿军发动第三次战役,直逼汉城。面对志愿军的凌厉攻势,李奇微做出了一个决定——主动放弃汉城。李奇微随即就非常清醒地判断了战场形势,果断下令放弃汉城。这个决定让很多人意外,包括李承晚在内都对此颇有怨言。 当美国大使莫西奥将李承晚这番话转告李奇微,李奇微干脆利索地告诉莫西奥:"请您告诉那位可爱的南朝鲜总统,最好让他亲自到前线去听听中国军队进攻时吹响的刺耳的军号声"。 就在撤退的最后时刻,李奇微做了件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李奇微几乎是最后一个撤出汉城的美军,他收拾起桌上的全家福照片,在办公室的墙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第八集团军司令谨向中国军队总司令致意!"不仅如此,当年所谓的"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军上将李奇微仓皇逃命,把睡衣落在官邸。 当志愿军战士们冲进美军司令部时,他们发现了这个奇怪的"纪念品"。一件破旧的睡衣挂在墙上,旁边还有那句英文留言。战士们虽然有人能看懂英文,但对李奇微的真实用意却是一头雾水。 这件睡衣和纸条很快被送到了彭德怀那里。当时志愿军指挥部里一片欢腾,大家都在为攻克汉城而兴奋。但彭德怀看到这个"战利品"后,神情突然变得凝重起来。彭德怀看到这件物品后,立刻意识到事情不对劲,于是立刻下令,让部队停止追击,原地修整。 彭德怀元帅下令停止追击后,许多人都表现出非常的不解。甚至当时北朝鲜人民军更是将此事上报给了斯大林,斯大林派遣使者要求彭老总继续追击。 面对众人的疑惑,彭德怀解释了自己的判断:"我们先从战场局势来看,首先我们在第三次战役并没有重创美国部队,并且美国撤出汉城的时候,更是不慌不忙,李奇微甚至为我留了这样一封信,这说明对方并不是穷寇。另外,经历三次战役,我军伤亡很大,并且没有粮草和弹药的补充"。 彭德怀的判断很快得到了验证。李奇微之所以愿意将汉城拱手相送,一方面是不愿意与我军在城区进行巷战,这样伤亡太大,另一方面是为了麻痹我军,引诱我军追击,而美军早在汉城以南地区设置好了一道具有军事目的防御阵线。如果志愿军贸然追击,很可能会中了李奇微的圈套。 李奇微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志愿军的作战规律。李奇微结合以往战场形势,立马分析出他们轰炸志愿军后勤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志愿军的物资无法支撑他们长时间作战。所以,志愿军每次作战只能维持一周的攻势,李奇微称之为礼拜攻势。 基于这个发现,李奇微发明了著名的"磁性战术",也就是美军在面对志愿军攻势的时候马上后退,每昼夜后退距离以二十公里为界限,同时以炮火打击志愿军。在志愿军进行了一周的攻势以后,马上就转守为攻调集装甲力量反击志愿军。 面对李奇微的新战术,志愿军也做出了相应调整。我军随即全面进行守式并且挖掘了大量坑道,与美军进行僵持。而我军物资逐渐运送到位,为我军后续进攻赢得了时间。双方在三八线附近形成了对峙局面。 1953年7月27日,双方谈判代表团在朝鲜板门店签署《朝鲜停战协议》,朝鲜战争宣告结束。1955年9月27日,毛泽东在北京怀仁堂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命令状授予朱德、彭等10位元帅,彭德怀成为了开国元帅。 1952年5月,李奇微又接替艾森豪威尔任北约最高司令,离开了朝鲜战场。李奇微退役后,在回忆录中提到中国军队和彭德怀元帅,对中国军队,他这样说:当今世界,军队战斗力最强的国家只有三个,美国、苏联和中国,其他的都不值一提。

0 阅读:67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