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一名重伤员被冲上阵地的鬼子军官给杀了,暴怒的战地护士捡起一块石头,把

古往奇趣角 2025-07-26 00:05:10

1938年,一名重伤员被冲上阵地的鬼子军官给杀了,暴怒的战地护士捡起一块石头,把鬼子军官砸得脑浆四溅! 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打得天昏地暗,禹王山阵地是国军与日军拼死争夺的焦点。国军第五十师与日军磯谷师团正面硬刚,双方短兵相接,刺刀见红,伤亡惨重。战场上,担架队和战地护士冒着枪林弹雨,争分夺秒抢救伤员。18岁的刘守玟,湖南汉寿人,出身当地大户人家,原本是长沙周南女中的学生,家境优越,生活无忧。1937年,日军入侵,战火烧到湖南,她在学校听到抗战号召,瞒着家人报名参加湖南妇女战地服务团,剪掉长发,换上粗布制服,背起药箱,毅然奔赴前线。 战役进入白热化,禹王山阵地每天都在肉搏。国军连长李振山是部队里的硬汉,作战勇猛,刺刀下放倒过不少日军。5月10日,他带队冲锋,刺倒三名日兵后,被一颗子弹击中胸口,倒在战壕边。血从他军装渗出,染红了黄土。刘守玟正在附近抢救伤员,看到这一幕,扔下药箱就冲过去,想拖他到安全地带。她跪在李振山身旁,手忙脚乱撕开他的军装,试图止血。可就在这时,一个日军军官冲上阵地,矮壮的身形,军服脏兮兮,手里东洋刀寒光闪闪。他毫不犹豫举刀刺向李振山,刀锋没入胸膛,李振山当场牺牲。 刘守玟目睹这一切,手中的纱布掉在地上。她低头瞥见一块拳头大的尖锐石头,毫不犹豫抓起来,冲向日军军官。军官举刀想劈,她抢先一步,双手高举石头,狠狠砸向他的额头。石头撞击头骨,发出闷响,血从军官额角淌下。他踉跄后退,试图反击,刘守玟又是一下,砸中太阳穴,血花四溅。第三下,军官头颅破裂,脑浆混着鲜血流淌,瘫倒在地彻底没了动静。周围的担架队员和士兵都看呆了,没人想到这个瘦弱的女孩能爆发出如此力量。 可就在她扔下石头,准备检查李振山时,一颗流弹击中她的背部。她身子一晃,倒在血泊中,粗布制服被鲜血浸透。两名担架队员老张和小李冒着枪火冲过来,抬起担架,迅速撤离阵地。他们穿过弹坑遍布的战场,子弹在耳边嗖嗖作响,担架颠簸,血从边缘滴落。刘守玟被送到铜山区柳新镇陈塘村的临时医院,设在一座破旧祠堂里。陈大娘接手照料,剪开她的衣服,清理伤口,血却怎么也止不住。刘守玟醒来时,掏出一封信、一张照片和两块大洋,塞进陈大娘手里,气息微弱,闭上了眼睛。 陈塘村的夜晚安静得出奇,田野里庄稼随风摇曳。陈大娘和两名乡亲将刘守玟安葬在村东头的田里,立了块简陋木牌,上面没名字,只写“抗日女兵”。战火蔓延,信件受潮毁损,照片上的家庭合影模糊不清,寻找她家人的希望渺茫。陈大娘把照片和大洋收好,每年清明带着全家去扫墓,风雨无阻。1985年,陈大娘去世,临终前叮嘱孙女陈开灵,一定要找到小护士的家人,让她落叶归根。 陈开灵接过重担,四处奔走,查档案、访故人,苦寻二十多年。2004年,她通过媒体联系到长沙稻田中学校友会,校友谭映天翻出老档案,找到刘守玟的学籍记录。两名老校友王杏华和黄蕴认出照片中的女孩,确认她是汉寿刘氏家族的女儿,1920年出生,1937年加入战地服务团,1938年牺牲于台儿庄,年仅18岁。2012年10月12日,刘守玟的遗骸被迎回湖南,先葬于革命陵园,次年迁回军刘村。墓前立碑,刻着她的名字,村民和学生常来祭奠。

0 阅读:34
古往奇趣角

古往奇趣角

奇趣视角,发现历史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