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林徽因在病床上拼尽全力呼喊丈夫名字,护士却说:“已经很晚了,有事明天再说。”没想到,这一晚就成了永别... 林徽因,1904年出生在杭州,家境书香,父亲林长民是清末民初的政治人物。她小时候就展现出过人的才华,诗文写得灵动,英文也流利。16岁那年,她随父亲到伦敦,遇上了诗人徐志摩。两人聊诗谈文学,感情像春天的花,短暂却绚烂。这段初恋没走到最后,但让林徽因更清楚自己想要啥样的生活。后来,她遇到了梁思成,俩人志趣相投,1928年结了婚,一起投身建筑研究。他们跑遍了大半个中国,足迹踏过15个省,200多个县,风吹日晒,测绘古建筑,整理资料,写出了《中国建筑史》。这本书现在还是研究中国建筑的宝典。林徽因不光是学者,她还写诗,诗风清新,像春风拂面。她在北平的家常办沙龙,桌上摆着茶壶点心,学者艺术家聚一块儿,聊文化聊艺术。金岳霖就是常客,他被林徽因的才华吸引,默默喜欢她,但知道她有家室,只能把这份情藏在心里,成了梁家一辈子的朋友。 1954年,林徽因的身体开始垮了。她之前校对文件时,就老觉得头晕眼花,手抖得厉害,连笔都握不稳。她住进北京同仁医院,身体虚弱得连书都翻不动,只能把手放在书上,像是在汲取点精神气儿。1955年春天,她的病情更严重了,躺在病床上,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她想见梁思成,拼了命地喊他的名字,可护士嫌时间太晚,拒绝了她的请求。那天夜里,林徽因带着遗憾走了,没能见丈夫最后一面。她才51岁,人生就这么画上了句号。梁思成当时在外地,接到消息后赶回来,已经晚了。林徽因的离去,让很多人扼腕叹息。她参与了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方案也有她的心血。即便病得那么重,她还在为山区孩子上课,补贴家用,回家还得做饭。她的坚韧,真的让人佩服。 林徽因去世后,梁思成继续埋头研究古建筑,完成了她没写完的《中国建筑史》。他每次翻开她的手稿,字迹还是那么熟悉,可人已经不在了。金岳霖一辈子没结婚,晚年请朋友吃饭,饭桌上突然说一句:“今天是徽因的生日。”大家愣了,空气里满是沉默。林徽因被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上刻着“建筑师林徽因”,简单几个字,概括了她一生的成就。她的诗,她的建筑研究,像一盏灯,照亮了后人。她的故事让人感慨,生活再难,她也没低头,总是咬牙坚持。 林徽因这一生,真的不简单。她16岁就敢追逐爱情,20多岁就和梁思成跑遍山川,测绘古建筑,风里来雨里去,硬是把中国建筑的精髓一点点挖出来。她身体不好,还拖着病体工作,连国徽这么大的事儿都有她的份儿。她和梁思成、金岳霖的友情,也让人觉得温暖。
总结了窦建德失败的原因,终于明白了李密当年的无奈窦建德在洺水之战被李世民
【4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