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祝学军在研发东风-17时,发现导弹在飞行中,极易遭到外部干扰,几乎所有人都建议增加反电子系统。不料,祝学军却说:“不如我们让导弹在雷达中消失呢?”此话一出,全场一片哗然,而她却坚信自己的思路是对的。 当年,咱们的导弹技术在不断往前追赶,但碰上了一个坎儿:怎么对付越来越厉害的防空系统?尤其是美国的“萨德”这类,眼睛(雷达)尖得很,算得也快。导弹一飞出去,人家那边计算机滴滴答答一算,就把你的路线摸得一清二楚,然后发射拦截弹,半道上给你“解决”掉。 当时,在一次高度机密的技术研讨会上,这个问题被摆在了桌面上。导弹在天上飞,信号很容易被干扰,怎么办?当时会议室里坐着的都是顶级专家,大家顺着思路想,很自然就得出一个结论:加强抗干扰能力,给导弹装上更牛的反电子系统。这就像两个人下棋,你出个“炮”,我就上个“马”挡住,你再跳个“象”,我跟着进个“兵”,大家在同一个规则里斗智斗勇。 这思路,没毛病,全世界都这么干。 但就在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个相对平静的声音响起了。当时还不是总设计师的祝学军,轻轻说了一句,却像在平静的湖面扔了块巨石:“咱们为什么非要跟它的雷达硬碰硬呢?不如,我们想办法让导弹在它的雷达里‘消失’掉呢?” 这话一出来,整个会场瞬间就安静了,静得能听见呼吸声。然后,就是一片哗然和交头接耳的议论。 “消失?怎么消失?隐身涂料?” “不现实,那么高的速度,什么涂料能扛得住?” “这是不是有点太异想天开了?” 在当时,这想法确实有点“科幻”。因为在所有人的认知里,只要物体在运动,就会有轨迹,有轨迹就一定能被雷达捕捉到。祝学军说的“消失”,听起来就像是要凭空变魔术。 面对质疑,祝学军没有激动,也没有长篇大论地去辩解。她只是更深入地解释了自己的想法:所谓的“消失”,不是真的隐身,而是让对方的雷达“失效”。怎么失效?那就是让导弹的飞行轨迹变得完全无法预测。 她说:“你想想,雷达系统是怎么拦截的?它先发现你,然后根据你的速度和方向,计算出你下一秒、下十秒会出现在哪里,好提前把拦截弹送到那个位置上等你。可如果,我们的导弹轨迹是‘活’的,它一会左、一会右,忽高忽低,完全不按套路出牌,那对方的计算机还怎么算?它刚算出你下一个点位,你已经拐到别处去了。在它的预测系统里,你不就等于‘消失’了吗?” 这番话,说白了,就是要把一场规规矩矩的象棋比赛,变成一场不讲规则的“游击战”。你还在棋盘上算计“将军”,我已经掀了棋盘,直接从你意想不到的角度打过来了。 这个思路,在当时是颠覆性的。它跳出了“你干扰,我反干扰”的死循环,直接釜底抽薪,废掉了对方的“预判”能力。 而这个石破天惊想法的背后,其实站着一位巨人,那就是钱学森。早在几十年前,钱老就提出了一个天才构想——“助推-滑翔”弹道,也就是后来我们常听到的“钱学森弹道”。 简单说,就是先把导弹像火箭一样推到大气层边缘,然后让弹头分离,利用空气动力,像打水漂一样,在大气层上缘进行一连串高速、机动的滑翔飞行。每一次“抬头”和“俯冲”,都是一次变轨。这种轨迹,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几乎就是天方夜谭。 钱老的理论太超前了,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只是一个躺在纸上的完美设想。美国和苏联也研究过,但都因为技术太复杂,材料要求太苛刻,最终放弃了。 而祝学军要做的,就是把这个几十年前的“理论”,变成一个能装在东风快递上的“现实”。 从一个想法到一件国之重器,中间隔着的是无数个不眠不休的夜晚,是堆积如山的计算草稿,是上万次的模拟和试验。 祝学军带领着她的团队,一头扎进了这个世界级的难题里。他们要解决的核心,是一种叫做“乘波体”的气动布局。这名字听着玄乎,其实原理挺形象的:就是设计一个特殊外形的弹头,让它在超高速飞行时,能像冲浪一样,稳稳地“骑”在自己产生的高压激波上。这样既能获得巨大的升力,又能实现灵活的机动。 那段时间,祝学管军的办公室几乎就成了她的家。她经常是两眼布满血丝,死死地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模拟数据。一个参数不对,整个模型就得推倒重来。失败,再来,又失败,再调整……那种压力,不是我们普通人能想象的。任何一个微小的环节出错,浪费的不仅是宝贵的时间和经费,更可能让整个项目停滞不前。 但祝学军身上有股劲儿,一种知识分子特有的“韧”。她不爱说豪言壮语,但她能用道理和数据说服所有人,用行动带着大家往前拱。她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做的工作不是为了我们自己,而是为了我们的国家,祖国的事情,我们就一定得努力办到。”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次的攻关,这个曾经“异想天开”的想法,终于一步步变成了现实。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当一个外形科幻、前所未见的导弹方队缓缓驶过天安门时,全世界的军事观察家都屏住了呼吸。解说员用激昂的声音报出了它的名字——“东风-17”。
1987年,祝学军在研发东风-17时,发现导弹在飞行中,极易遭到外部干扰,几乎所
思念如潮心难安
2025-07-25 05:46: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