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3月,中苏边境的珍宝岛突然枪声大作。
我们的边防战士用血肉之躯,硬是把来犯的苏军给打了回去。
这一仗虽然打得解气,但也捅了马蜂窝,苏联急了眼,百万大军像黑云压城似的往边境堆,坦克大炮排得密密麻麻,连西北方向都传来隆隆的履带声。
兰州军区司令员的位子空着,这事儿让刘伯承元帅急得睡不着觉。
老帅虽然退居二线,但心里跟明镜似的。
有天夜里他披衣起身,给毛主席写了封亲笔信:"西北门户不能丢,得派个能镇场子的虎将去守大门。
我学生皮定均要是坐镇兰州,我老头子才能合眼。"
皮定均可是个传奇人物。
15岁提着梭镖参加红军的小鬼头,愣是靠着一身胆气从大别山打到陕北。
最绝的是中原突围那会儿,他带着七千人马唱了出"空城计",牵着国民党三十万大军在山沟里转圈圈,最后全须全尾冲出了包围圈。
毛主席听说后拍案叫绝:"皮猴子有功,给他个\'定\'字!"
皮定均这个名号就这么来的。
这员虎将到了西北可没闲着,他带着参谋班子把边境线走了个遍,有天突然钻进炊事班要学做拉面。
老师傅纳闷儿,司令员笑着解释:"苏军坦克来了,咱的战壕得挖得跟拉面似的,又长又韧!"
后来还真让他琢磨出"网状防御体系",把兰州军区防区织成天罗地网。
有次演习,蓝军装甲部队刚露头就被分割包围,观战的苏联武官脸都绿了。
皮定均治军严也是出了名的。
有回半夜查哨,发现哨兵在打盹,他抄起冲锋枪对天就是一梭子。
全军震动,再没人敢在岗上迷糊。
但他对战士又亲得很,下连队必带三件宝,针线包、急救箱、刮胡刀。
战士们都说:"皮司令刮过的脸,比媳妇擦的雪花膏还光溜。"
珍宝岛事件后第三年,苏联在蒙古边境搞"西方-72"军演,五十万大军压境。
皮定均倒好,组织部队在贺兰山搞起实弹对抗。
那天戈壁滩上炮声震天,他站在指挥所里啃着冷馒头说:"老毛子不是爱看戏吗?
咱给他们唱出全武行!"
后来卫星照片显示,苏军装甲集群在边境线转了三圈,愣是没敢越雷池一步。
时间过去半个多世纪,现在解密档案里还能看到当年苏联总参谋部的评估报告:"中国西北方向的防御体系呈现弹性特征,任何突击都将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这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皮定均守的大门,坦克都撞不开。
老将军1976年因空难殉职时,兰州百姓自发在黄河边摆起十里长街的祭台。
有个参加过珍宝岛战役的老兵,专程从黑龙江捧来一抔黑土撒进黄河,嘴里念叨着:"司令,咱们的界碑,稳当着呢!"
你们觉得皮定均这位虎将的故事怎么样?
有没有被他的智慧和胆识震撼到?